昨天是24节气中的春分,平湖的天空下起了小雨。但绵绵细雨仍旧抵挡不住春天的脚步,这天过后,天气逐渐变暖,踏春赏花也迎来了最佳时节。战“疫”中的春天,社会各界凝聚起的强大力量:当我们看到退役军人、志愿者、村社区干部等一个个普通人化身“英雄”,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默默奉献着、咬牙坚持着,他们给了我们信心、给了我们底气,让人们更加坚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村社干部当好群众“服务员”

“好吃好吃,真是难为情,又麻烦你们专门送过来。”这几天,家住林埭镇陈匠村的村民高金根又准时收到了村干部送来的饭菜。据了解,高金根老夫妻住在陈匠村,其妻子卧床需要照料,平时都是由儿子和儿媳送餐。受疫情影响,儿子和儿媳现在都在管控区,为避免疫情进一步影响,村里了解到情况后,主动联系,上门送餐,送去暖心服务。“除了每天准时送饭菜外,我们还会陪老人聊聊天,在关注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适时进行心理疏导。”陈匠村村干部韩海忠说。

“有困难,找村干部”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当湖街道居家隔离,只有我妈一个人在家,她下巴脱臼了,怎么办呀?”3月18日下午,林埭镇徐家埭村的工作人员接到求助电话后村里立即安排两名村干部陪同王老太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在就医的途中状况百出,挂号后王老太突发晕眩,遂转到急诊就诊,经护士诊断发现有发热症状,又转至发热门诊就诊,经医生救治后,下巴归至原位,诊断为普通感冒,及时进行了核酸检测,等阴性核酸报告出来后,村干部又一路将王老太安全护送到家。

有困难找村干部,有困难找“红马甲”,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他们日夜值班,忙得像“陀螺”,顾不上回家,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但他们却把村民当作了自己的家人,代买物品,陪同看病,用心用情守护着一方平安。

退役军人勇当防疫“排头兵”

这几天,新仓镇人武部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李洪良一直带领镇里的退役军人活跃在核酸检测采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奔走在搬运物资、区域消杀、信息登记、维持秩序的第一线,与公安、交警、志愿者等协调配合开展卡口防控、车辆封控、夜间值班、巡逻执勤、协助核酸筛查等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坚守岗位,认真细致、热情引导前来核酸采集的群众,为他们答疑解惑,为医护人员开展专业工作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全力保障核酸检测高效有序进行。

“我们经历过部队的教育、培养和锻炼,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挺起脊梁,守护好我们的家园。”“我当过兵,我有义务冲在前,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退役军人积极践行“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勇当疫情防控排头兵。从军营到抗疫一线,变的是岗位,但不变的是军人的责任和担当。“脱下军装,我们依旧是一个兵。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对我们广大退役军人的一场使命召唤。无论以什么形式参与,退役军人不能缺位!”李洪良道出了广大退役军人的心声。

有召必至,使命必达。据统计,目前全市有118个志愿服务队共2300余名退役军人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协助各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人员、车辆查验和防疫宣传工作,他们用守土尽责、“疫”不容辞的担当精神,默默坚守在防疫第一线,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志愿红”闪耀疫情防控一线

“您好,我们是给您送物资的志愿者,东西放在您家门口了,您方便了出来取一下。”

“谢谢,非常感谢你们送的物资,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的关心和关爱。”3月18日上午,志愿者林力将防疫等物资放在了家住市区祥和小区的王先生家门口,并通过电话告知。“出于防疫的需要,我们在送物资时不采取直接接触的方式,用这种方式能更好地保护彼此,减少接触带来的风险。”林力说。

“我们一共为60户困难家庭配送了物资,里面除了基础的防疫物品外,还有五芳斋提供的爱心粽子。”平湖市壹起来公益发展中心总干事费慧说,这次志愿活动志愿者们踊跃报名参加,最终有10多名志愿者加入。“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我也想为平湖的防疫工作出一份力。”志愿者姬彦霞说,这是她第一次做志愿者,感受到了帮助他人与实现自己价值的快乐。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志愿配送活动还有3名美团工作人员参与,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为志愿者们划定了配送区域,提高了志愿者们的配送效率。

涓涓细流汇成大爱。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志愿者前往抗疫一线,在核酸采样点上、在物资配送路上……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在这里,无论是什么职业,什么年龄,当他们身着红马甲、穿上防护服,他们都是平湖最美丽、最强大的“战士”。抗击疫情,志愿同行,志愿者合力为平湖疫情防控竖起了一块坚实的“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