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支持一场战争的进行,比军队更为重要的是后勤问题。再训练有素的军队也需要有后勤物资的切实保障才能发挥出战斗力。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与美国展开的一场惨烈战争。
我军虽然有着强悍的战斗力,但是美军依仗着现代化军械的优势,利用空军对我军的后勤补给进行打击,战况十分胶着。
毫无疑问,后期补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入朝参战的志愿军一次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中遭遇敌人,只运回来一车废物,却被授予了二等功,这是为什么呢?
奉命运粮,偶遇敌机
1951年11月的一天晚上,志愿军38军18团5连的宋惠国与一名战友奉命运送一车急需物资——高粱米前往前线。
所谓的高粱米是当时志愿军战士们的主要口粮之一,是将高粱和大豆、玉米一起炒熟磨碎,做成便于运输、储存的炒面。
就当宋惠国与战友驾驶车辆抵达前线不远处时,防空警报突然响起,美军的飞机就要袭来轰炸。为了保护物资,宋惠国驾轻就熟地关了车灯,摸黑向前驶去。
误入岔路,车辆故障
在经过一处岔路口时,由于光线不好且宋惠国担心敌机轰炸,司机一时紧张,偏离了既定路线,往另一条道路行驶。
又行驶了一公里左右,宋惠国发现转弯处灯火通明,而志愿军阵地因为要防备美军空袭,是不可能在夜晚亮灯的。如梦初醒的宋惠国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偏离了路线,而且即将闯进美军阵地。
就当宋惠国急急忙忙想掉头离开的时候,车轮不慎滑入公路旁的沟渠,车辆因此搁浅,再也发动不起来。
宋惠国和战友惊慌失措,自己所在的地点与敌军阵地近在咫尺,不仅自己的生命难以保全,辛苦运输的物资恐怕也要落入敌手。
狭路相逢,绝处逢生
就在如此紧急的时刻,美军阵地上又开出了一辆卡车。宋惠国和战友本以为这是敌人发现了自己的踪迹,结果却令人哭笑不得。
迎面驶来的是美军道奇式卡车,车厢罩着篷布看不清里面的情况。从驾驶室走出的美军司机走到宋惠国和战友面前,用英语向两人交流,似乎有帮忙的意思。
宋惠国听不懂英语,但是却大致猜到了对方因为自己头上戴着缴获的美军钢盔,把自己当成了战友,才想要帮忙。
宋惠国与战友交换了眼神,突然想到了脱身的方法。于是,两人朝美军的道奇卡车走近,等到美军司机想上前问个究竟的时候,宋惠国已经用枪顶在了他的脑门上。
被吓得魂不附体的美军司机不敢出声反抗,只能看着宋惠国坐进了驾驶室,自己又被威胁着上了车。
宋惠国回头一看,发现车厢里都是醉得七荤八素的美军士兵。来不及多想,宋惠国急忙驾驶美军的卡车往志愿军阵地走去。终于,宋惠国和战友成功抵达了志愿军阵地,从美军的眼皮底下溜走了。
立功受赏,编成快书
回到阵地后,宋惠国向志愿军哨兵亮明了自己的身份,并通知战友处理俘虏了醉倒在车厢里的美军士兵。
经过事后清点,这次乌龙事件一共俘虏了25名美军士兵,他们都是换防后想回后方休整的,却稀里糊涂地被俘虏了。
这些毫无警备意识的美军士兵被讥讽为“废物”,而得了一车废物却失掉了一车急需物资的宋惠国和战友,最终还是被论功行赏,授予了战场二等功。
这段离奇的战场故事后来传回国内,被解放军总政文工团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创作并演绎成一出山东快书——《一车高粱米》,一时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战场故事。
小结
对于负责后勤补给的运输人员来说,保证后勤物资顺利运往前线是他们必须履行的职责与义务。因为失去灯光照明而误入敌军阵地,其本身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而无巧不成书的是,宋惠国和战友在酿成错误后临危不乱,准确判断形势,有勇有谋地从美军眼皮子底下溜走,并俘虏了一车换防的美军“废物”,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丢掉了一车物资,也总算是将功补过,这才有了二等功的授予。
参考资料:《一车高粱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