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27日,志愿军第六十七军二〇一师六〇二团奉命向驻守在栗洞南山的敌人发起反击。就在这次战斗前后,发生了一件奇事:同在一个连队的兄弟二人战前互相挑战,结果不仅在这场战斗中相遇,而且双双立功。
战斗打响的前几天,二营四连三排战士唐宗耀得知自己有机会参加战斗,心里高兴得简直像小孩子过新年一样,这时候老想找一个人谈谈:谈谈决心,谈谈感想,谈谈互相勉励的话。
唐宗耀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跟他一起参军的哥哥唐宗定。他虽然也在一个连里,因为忙于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谈话的机会却很少。
这天,唐宗耀从连部开会回来,唐宗定恰巧到连部去,在半路上遇到了。
平时寡言少语的唐宗定这次却非常兴奋地主动提出一件事:“宗耀,咱俩得挑战!”
“好吧,我正想找你呢!” 唐宗耀一听就乐了。
兄弟俩边说边走,随后在一个长满马尾松的山坡前坐下来。
唐宗耀说:“马上要战斗了,你现在有啥想法?”
“有啥想法!你进步比我快,立了功,入了党,我这个当哥哥的,很惭愧呀!”
唐宗耀被哥哥的话感动了,却想不出更好的话来安慰他,只是说:“平时立个三等功算什么,战斗中立功才是最光荣的!我相信你这次战斗能立功!”
兄弟俩又谈了一会,临分手时,唐宗定亲切地说:“好,战场上见吧!”
“对,战场上见!”
“祝你成功!”
“也祝你成功!”
过了两天,唐宗耀收到了哥哥的挑战书,他当然也不甘落后,也写了应战书给哥哥。
栗洞南山反击战正式打响后,二营四连一排从东峰发起了冲击,三排则从西峰发起了冲击。东峰和西峰都连续不断地响着爆炸声。我们兄弟俩从两个方向朝着一个目标冲击。
当三排冲上敌人阵地的时候,敌人的机枪打得山石冒火光,把战士们压制在光秃秃的山坡上。九班长李国富抱着炸药冲上去,还没接近地堡就负重伤了。
唐宗耀一看,再不炸掉这个地堡,部队一定受到很大的损失,就握紧了冲锋枪,低姿跃进。
没过多久,他就从地堡右侧找到了入口,把冲锋枪口对准了那些正在疯狂射击的敌人,哒哒哒一梭子,这个地堡里的枪声就哑了。
唐宗耀冲进地堡,可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他打开手电筒照了一下,除了几个被打死的敌兵之外,还发现这地堡连着一条盖沟。
唐宗耀心想:这盖沟里一定有敌人,必须冲进去消灭他们!但是战友们都冲上去了,只剩我一个人怎么打呢?
想到这里,唐宗耀不禁对着黑乎乎的盖沟口犹豫起来。就在这里,他想起了和哥哥唐宗定挑战的事,勇气就来了,于是毅然决然地端起冲锋枪冲进去。
盖沟里面比地堡里还黑,唐宗耀干脆把手电筒按亮,照着道路摸索前进。
在一个拐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敌人的掩蔽部,唐宗耀突然发现,里面有三个敌人抬起了头,看到他似乎很惊愕,随即准备扳动卡宾枪向他射击。
唐宗耀赶紧把手电筒熄灭,躲到一个隐蔽的地方,朝着掩蔽部里打了半梭子子弹,三个敌人就被他消灭了。
正在继续前进,突然对面响起了一声尖厉的喊叫:“谁?”
唐宗耀赶紧趴在地上,用手抚摸着冲锋枪的扳机。
“谁?”又是一声。这回唐宗耀听清了,兴奋地喊道:“是宗定吗?”
“哈哈,你是宗耀!”这果然是哥哥唐宗定的声音,想不到兄弟俩竟在敌人的盖沟里相会。
唐宗耀飞快地跑上去,紧紧握住哥哥的手。唐宗定也用他那只大手亲切地握着弟弟的手,俩人的心情都异常兴奋。
唐宗耀激动得不知说啥好,只能问道:“你打得怎么样?”
“很好!”
在战场上,不像在马尾松下那么闲散,眼前不是互谈情况的时候,而是要集中全力去消灭敌人。兄弟俩只在仓促间说了那么两句,就匆匆地分手了。
战斗结束,唐宗耀、唐宗定两兄弟又到了一起的时候,弟弟才知道哥哥的事迹要比自己的事迹生动得多。
原来,唐宗定是从东峰打到主峰,又从主峰打到西峰的。战斗刚开始,他的班长何永贤就负伤了。那时情况非常紧急,唐宗定就挺身而出,代理班长。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唐宗定带领全班连续打掉了7个地堡,消灭了30多个敌人,为后续部队打开了前进道路。
唐宗耀听了唐宗定简单地介绍完战斗情况,连忙竖起了大拇指说道:“老哥你行,还是你行!”
“行什么,看以后的吧!” 唐宗定被弟弟这么当面一夸,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经上级批准,哥哥唐宗定立了一等功,弟弟唐宗耀立了二等功,兄弟俩一起参加了六〇二师的庆功大会。兄弟俩战前互相挑战,在同一场战斗中都有出色表现并双双立功,这在志愿军军史上是极为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