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乔家大院》播出,揭开了清朝末期巨富家庭的神秘面纱,人们从里面看到了乔致庸的发家致富之路,也看到了营商之道。
《乔家大院》的播出,也带火了晋商,其实乔家从崛起到没落,是整个晋商的缩影。
乔家的发迹始于乔贵发,当年他只是一个贫穷的人,没有读过书也没有正经的工作,有时候都要饿肚子。
但他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当年村中有一户人家办喜事,乔贵发得知后二话不说去帮忙,到了之后却遭到了人家的嘲讽。
无法忍受这种屈辱的乔贵发离开了家和村庄,他便独自去了塞外,在塞外打工攒了一些钱后,便开了一家豆腐坊。
之后又跟着老乡在包头开了一家草料店,后来又开始倒卖粮食,慢慢的财富越来越多,有了钱之后乔贵发回到了故乡。
回去之后,他翻盖了房子,娶妻生子,乔家的规模渐渐形成,婚后他养育了三个儿子,乔全德、乔全义和乔全美。
乔贵发非常注重子孙的教育,告诫他们不可挥霍,乔家三兄弟也非常会做生意,他们做起了中俄贸易,之后建了大德成和大德兴两家茶庄。
乔家与其他商人不同,其他人做大了生意总会有些骄傲,但乔家却十分谨慎,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
他们甚至还立下了家规:不许赌博、吸食鸦片、酗酒和纳妾。
乔家的家业巅峰期是在乔致庸手上,原本他只是一个读书人,最喜欢的便是读书,乔家的产业则是在他的哥哥手中。
奈何哥哥不擅长经营,导致亏损许多,无奈乔致庸接手乔家,乔家也是在他的手上,一步步发扬光大,创办了大德通和大德恒两家票号。
乔致庸是一个心存大义之人,无论是谁有难,他都会伸手帮忙,还曾给朝廷捐款,慈禧当年逃离北京的时候,乔致庸还曾热情地接待慈禧。
那个时候,能进入乔家做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乔家不苛刻下人,即便是仆人也过得很好。
乔致庸在世的时候,无论哪里有灾情,他都会出手帮忙,祁县遇到饥荒的时候,他还曾缩减开支,只为了让百姓们能多吃点粮食。
正是因为这样,乔家在当地是人人尊敬的。
后来乔致庸去世,乔家开始走向衰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乔家的家产仍旧是别人达不到的厚度。
很多人都感到疑惑,乔家如此有钱,为何在抗日战争期间,没有被日军抢劫?
那是因为乔家门口挂了一样东西。
所有人都知道,当年慈禧赐给乔家的红灯笼,一直悬挂在乔家门上,但乔家的门上还有其他的东西,那就是意大利国旗。
当年乔致庸曾救下过来自意大利的七位修女,并且将她们送回了意大利,七位修女回国后便将此举告诉了当地政府。
当地政府对此非常感谢,所以赠送了意大利的国旗。
抗战时期,乔家就将国旗悬挂在了乔家门口,也正是如此乔家没有被日军洗劫,保留住了大部分的财产。
这种为人之道,为商之道,值得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