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清宫电视剧盛行,众多的故事内容都聚焦在了雍正的身上。不论是《步步惊心》、《宫锁心玉》还是《甄嬛传》都出现了一个年妃的角色(在《甄嬛传》中指的是华妃年世兰),而这位年妃的哥哥年羹尧,在历史上更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年羹尧深受雍正皇帝的宠幸,甚至雍正皇帝还把他抬高到了恩人的位置,这样一位深受皇帝宠幸的大臣,我们觉得他的生活一定是相当幸福美满的,但实际上这位皇帝的宠臣,结局并不美好,他被雍正列了92款大罪,赐令自尽。

在年家抄家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七个字。官员将这七个字上呈雍正阅览后,雍正皇帝甚至是气到口吐鲜血。

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够让这位曾经位极一时的大臣,沦落到阶下囚的地步呢?

少登高位,从雍正

似乎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年羹尧是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但实际上,在他成为雍正的宠臣之前就已经是康熙一朝极具荣耀的大臣了。

康熙39年,年羹尧21岁,中进士(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就是他21岁的时候,大学毕业了,也可以说是一个天纵之才),改庶吉士。初时在翰林院任职,康熙48年,也就是在年羹尧30岁左右的时候,他就被康熙帝任命为封疆大吏。

为什么说年羹尧相比于是雍正的重臣,更是康熙的重臣?在面对康熙对自己的各种提拔,年羹尧曾经表示自己将“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会竭尽全力报答康熙对自己的培养和提携,而年羹尧本人也确实如他所言,在四川做出了一番大的成就。

年羹尧差不多是在康熙48年左右,也就是当时是四阿哥的胤禛,被封为雍亲王的时候,他们二人之间的联系才逐渐加强。

尤其是到了康熙50年,年羹尧的妹妹年氏被指为胤禛的侧福晋,年羹尧和雍亲王之间多了一层姻亲的关系,他们二人之间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起来。

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了雍正登基以后,年羹尧和隆科多二人成为了雍正的左膀右臂。

雍正初年,特殊荣宠

在雍正登基的初年,政权不稳,正是用人之际,年羹尧和隆科多为雍正巩固政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就曾颁布诏令,“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这意味着在整个西部的军务,年羹尧都有权力进行处理,事实上,年羹尧成了雍正在西陲线上的一个代言人。

后青海境内发生叛乱,年羹尧作为抚远大将军,被雍正任命,总督各军,对青海境内的叛乱进行平叛工作。

年羹尧确实在军事方面具有一定的天赋,在这一场青海的平乱中,战略得当,战功赫然,让年羹尧出尽了风头,年羹尧的威名也震慑西陲,享誉朝野。

在西部的问题上年羹尧独揽大权以外,他还有权力直接对雍正进行上报,甚至是重要官员的任免一事,雍正也经常会与他交换意见,可以说,年羹尧在政治领域上是风头无两的。

除了在政治上,年羹尧被雍正赋予了特殊的荣宠以外,在生活上年羹尧同样与雍正私交密切,雍正皇帝曾经在年羹尧的奏折上批过这样一句话“朕亦甚想你”。

对于皇帝来讲,这样的话确实有些过分肉麻,但是就在当时的雍正和年羹尧来说,却好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只是帝王的宠信终究只是一时的,作为臣子,就应该遵守自己的本分,一旦越过了帝王深不可测的一条线,随时都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九十二条大罪,身败名裂

雍正皇帝信任年羹尧,但是他的信任也是有限度的。雍正三年12月年羹尧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残忍罪四条,大逆罪五条,专擅罪六条,忌刻罪六条,欺罔罪九条,狂悖罪十三条,侵蚀罪十五条,僭越罪十六条,贪婪罪十八条,共92条大罪。

明明之前还是自己这样宠信的臣子,为什么突然就撕破了脸呢。其实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第一,年羹尧虽然说是雍正的宠臣,但从一开始,他其实是康熙的重臣,也就是说他跟雍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真真正正纯粹的,哪怕没有后来雍亲王对他的重用,在康熙的时候,他依然有机会成为重臣,甚至当时已经是朝中的重臣了。所以从一开始年羹尧和雍正之间的关系,就已经为后面雍正对年羹尧的清算埋下了伏笔。

第二,年羹尧本人在雍正初年的权柄达到了最高峰,他作为皇帝的代言人,在西陲享有一切权力,这会出现一个结果,就是西陲地区只认年羹尧而不认皇帝,也就是功高盖主。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如果臣子功高盖主,那么君王一定会对他有所猜忌,这个臣子后面的结果也多半是不大好的。

第三,年羹尧权力的逐渐加大,也使得他开始放纵了起来。他本身就有一些恃才放旷在身上,权力逐渐加大以后更是目中无人,在京城横行霸道。

他的行事无比的放肆,虽说雍正对年羹尧的心性比较了解,但是他也会担心年羹尧再这样下去就彻底收不住了,作为皇帝,如果他无法对这个大臣进行掌控,很有可能造成皇权旁落,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有一切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第四,雍正曾经派年羹尧监视当时被流放的塞思黑(九阿哥胤禟),但是年羹尧并没有把雍正交给他的这件差事放在心上,而且年羹尧和胤禟以前的关系不错,在他被监禁的过程中,年羹尧对于他的一些小动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五,而这些看在雍正眼里却不是那么令人高兴的事情了,皇帝对于年羹尧的这个举动一定是会有不满的。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年羹尧最终面临的,是身败名裂,被皇帝彻底抛弃。

小结:

年羹尧被雍正削官夺爵以后,押送北京会审,在抄家的过程当中有官吏在年羹尧的府邸抄出了一本书,书上写着七个字“皇帝挥毫不值钱”。因为涉及到了皇帝,所以官员立马就把这个上报给了雍正。

雍正看到之后,立马就气的吐血。这是有人为了拍年羹尧的马屁,而将皇帝的墨宝批的一文不值,这看在雍正的眼里年羹尧又是罪加一等。本身年羹尧恃才放旷,行事无忌,结党营私,就已经是犯了诸多砍头的大罪,再加上这一条蔑视皇权的罪名,更是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若是年羹尧在获得了雍正皇帝的宠信之后,仍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老老实实的做好他应该做的事情,不去多做其他的动作,也不一定就会面临这样子的下场。只能说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