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称象这则成语核心思想,夸赞曹操儿子曹冲聪颖过人,利用不同的水位称出大象的重量。但是这则成语背后,也蕴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那就是中国现在明明没有大型象,曹冲称的这头大象从哪来的?

曹冲称象的故事,记载于《三国志》,《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人,年代距离三国也并不久远。《三国志》中所述,曹冲称的这头大象是当时孙权送给曹操。曹冲先将大象放至船上,观察船只吃的水位深浅,然后接着将同样的船上放置重物,慢慢达到之前所记载的水位,这样就能得出大象到底有多重,误差也不会太大。(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可是大象明明只有在非洲东部、中部等区域繁衍生息,虽然我国西双版纳,以及亚洲地区的印度、泰国、柬埔寨等国有所分布,可是亚洲象的体重比非洲象要轻了不少。《三国志》原文之中所记载的是,孙权送给曹操的是“巨象”。通过“巨”这个字,是否衍生出,当时孙权等人已经见过大象,可是送给曹操的这头大象体型过于庞大,因此用上了“巨”这个字,表示惊讶。

由此可以得出,当时孙权、曹操等人是见过大象,或许曹操也是因为这头大象体型过于庞大,才想得知它真实的重量,以便和之前所了解的大象有所比较,才有了曹冲称象。通过这样的分析也就不难得出。我国古代有大象活动痕迹,可是与非洲象相比,亚洲象体型重量明显落于下风。孙权得来的这头巨象应该还是亚洲象,毕竟三国时期非洲大象也不可能横跨赤道来到中国。

只不过这头大象体重“异于常象”,用现代科学解释:出现异变,孙权将这头大象当作奇珍异宝送给曹操。通过小编对生物资料做分析,中国长江以南曾经也有大象的分布。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灭绝了,通过之前的考古发现,即使是远古时期的亚洲象,体型还是不及非洲象的一半。所以,曹冲称的这头大象严格意义上还是属于亚洲象,也是我们中国本土大象。

不过比它的同类体型要大出不少,华夏大地几千年的历史,有不少的动物和植物已经灭绝,不少人就觉得《山海经》当中对于“奇物”的记载,很可能只是古人在描述,他们当时生存的动物外表特征。只是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近现代这些动物已经灭绝。与曹冲称象同义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盲人摸象。还有河南省简称“豫”,与大象都有关系。并且我国古代放大门两旁的石狮子,外形特征和如今的狮子有很大不同。或许与几千年之前本地动物有某种特殊的关系。

总之曹冲称象,不仅仅代表曹冲少年聪慧。也引出三国时期生态环境是怎样的?以及大象在当时也不是稀罕物件。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当这头大象过于体型庞大,又被曹冲利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称重,就当做美谈流传了下来。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大象的语言

撰稿人:扬州小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