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本土有一块属于中国的土地。这块“飞地”从1881年起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你知道怎么回事么?
这块“飞地”位于英国著名的港口城市纽卡斯尔,面积仅仅只有16.7平方米。在这块土地上面树立着五块墓碑,墓碑下面沉睡着五名中国北洋水师的官兵。这五座拥有中式风格的墓碑全部面向东方,就像是在眺望着万里之外的祖国。在十九世纪,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在全球疯狂殖民其他国家。那么在晚清时期,中国是如何在英国本土获得这块土地的呢?
清朝末年,西方国家开始不断掠夺中国的资源。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侵略者们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晚清腐败的政府官员们认识到了与西方列强们的差距。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其中的一些人便提出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文化以及先进的技术,因此,海防也成了清政府提出要重点加强防务的对象。
1874年,日本派军队侵略台湾,在经历黑船事件后,日本的军事实力大增,短短20年时间里,也拥有了自己的铁甲舰船,敌有而我无,清政府无能为力,只得给日本白银50万两,日本侵略军才撤出台湾。
面对这种窘境,晚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于是便花大量白银向英国订购多艘海防舰艇。1881年,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超勇号”和“扬威号”两艘撞击巡洋舰回国,而北洋水师登陆的地方就是纽卡斯尔。
由于长途奔波,再加上在异国他乡水土不服,很多士兵都病倒了。而其中最严重的两位便永久的倒在了异国他乡。由于旅途遥远,遗体很难运回国内,于是清政府便出资为他们在纽卡斯尔圣约翰墓园购买了一块墓地,将他们安葬在了英国。后来,清政府第二次派官兵来纽卡斯尔接舰船的时候,又有三名士兵因病去世。他们被安葬在之前的两位士兵旁边。
就这样,一直过了140年,他们的遗体依旧还躺在纽卡斯尔。虽然100多年前他们接回家的舰船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他们也成了历史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