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清朝跟日本几乎是同一时期开始实行变法维新,两国海军也大致是在相同时间发展起来的,清朝发展的时间和速度甚至还要更早、更快一些。而北洋水师最早创建的原因也跟日本有关,当时日本多次想要入侵台湾,引起朝廷的注意。为了对付日本人,清朝政府开始筹划海军。
清朝起初筹划了三支海军,分别是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粤洋水师,由于资源不足,而且当时又认为日本才是最大对手,加上北京作为国都,肯定需要足够的实力来守卫,所以北洋水师得到的经费最多,每年400万两银子,用来购置军舰、炮火与训练。
北洋水师致远舰
当时美国有个专门的评测机构对北洋水师进行评估,评测其战力排名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实力远远超过了日本海军。
北洋水师发展壮大后,清朝对这支海军的态度有了变化,开始了演起了“自废武功”的狗血桥段。一方面他们希望海军强大,用来保卫疆土,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北洋水师太过强大,因为掌管北洋水师的李鸿章本身就是直隶总督,现在又掌管北洋水师,万一起兵造反,清朝将很难抵抗;此外,当时清朝也不比过去有钱了,所以北洋水师的军费便逐年递减,这样一来,不仅无法购买新的舰船,就连维修、日常训练都有困难。
反观日本,为了壮大海军实力,全国从上到下,鼓励大家捐钱、捐物,投身海军报国,当时明治天皇甚至宣布自己每天只吃一顿饭,省下来的钱全部投入到海军当中,虽然数量不多,但起到了很强的号召作用。另外日本还准备了6000万日元作为战争的紧急预备费用。有了资金以后,日本不断购买新的船舰,调整新的战术,并派出各路人马到中国刺探情报。
由于军费投入的此消彼长,清政府与日本的海军实力发生变化,日本的海军实力追了上来,使得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爆发后,非但没能保持优势,反而输得非常惨。更不幸的是,当时其实有几艘舰船幸存下来,退回威海卫,希望等到陆军的支援。没想到,清朝的陆军战斗力实在太差,根本打不过日本人,剩下的船舰因为等不到救援,只好炸沉自己,宁愿沉入海底也不能便宜了日本人。至此,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也使得中国在近代时期几乎丧失了海军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