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熊月。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资料图)

工作中的熊金冰。 深圳晚报记者 宁杰文 摄

深圳龙华龙悦居住房项目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4月17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实习生 游祖豪)先将细胞切片固定,再小心翼翼地往细胞上滴加荧光抗体染色,通过操作共聚焦显微镜,便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反应特性。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一实验室内,助理研究员熊月正专心致志地做着免疫荧光实验,利用精密仪器为细胞“拍照”。这样的忙碌工作经常要持续到晚上八九点,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她脱下实验室白大褂,卸下一天的忙碌走出研究院,乘坐门口的公交车,仅需15分钟左右车程,就能回到她刚搬入不久的新家——位于龙华区的龙悦居保障房。

科技创新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人才活力越强,创新势头越足,发展就越有质量。如何吸引越来越多的一流科创人才来到深圳、留在深圳,努力保障科创人才“住有宜居”是让他们能够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安心密码”。

1

住房有保障 节省时间精力更好投入科研工作

2021年,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熊月选择来到深圳先进院工作,从事肝细胞损伤机制方面研究。开展实验、处理数据、撰写论文、申请科研项目基金……熊月把大量时间花在了科研工作上,经常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因此稳定宜居的住所对于她来说能省去不少烦恼。

“刚来深圳时,我租住在龙华一个城中村。”熊月回忆道,相比住宅小区,城中村房租更便宜,但逼仄、陈旧的居住条件却不尽如人意。令她最困扰的是由于距离工作单位较远,往返通勤时间需要2个小时,给上下班带来不便。

在租住了一年城中村住房后,熊月顺利申请到了单位分配的龙悦居保障房,不仅距离工作单位更近了,而且一室一厅的小区房比城中村的单间更新更宽敞,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熊月的生活环境,“我现在房子的租金在1600元左右,相比周边相同面积的房子动辄4000元~5000元的租金,已经非常便宜了,为我减轻了很多的住房支出压力。”

有了稳定宜居的住所,而且小区下楼就是公交站台,熊月的上班通勤时间大大缩短,这样一来为她节省了更多时间。“深圳的科创资源好,科创生态链完善,让我们做科研更便利更有动力,现在能够在深圳暂时安定下来,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熊月说。

2

舒适且宜居 在深圳有了更多家的味道

在熊月专注于细胞观察研究的同时,不远处的优必选科技机器人实验室里同样亮出温暖的灯光,优必选科技高级算法工程师熊金冰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智能机器人,放在电脑上的手操作不停,随着熊金冰的指令,机器人按着他规划的导航轨迹行走,而且还能按指令躲避沿途的障碍物,听从指令的机器人可以说非常“聪明灵活”。

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是深圳重点培育发展的“20+8”产业之一,根据《2022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机器人产业企业总数量高达1018家,产业链总产值为1644亿元,同比增长3.9%。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条建设基本完备,基础技术实力充足,培育壮大了一大批优秀本土机器人企业,突破实现人形机器人自主研发的优必选科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深圳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完善的产业资源,吸引了像熊金冰这样的机器人领域科技人才来此大显身手。在德国留学深造的他回国后,在其他城市工作没多久,很快就发现深圳的机器人产业更为发达,领先的机器人企业更聚集,发展前景更广阔,于是2年前加入了优必选科技,致力于机器人导航算法研究。

虽然来深圳不久,但熊金冰已经搬了3次家了。他告诉深晚记者,从城中村到公寓他都住了一遍,租金也并不便宜,即使是勉强够他一人居住的小户型租金也都在3000元以上。

在得知自己满足公司保障房申请条件后,他立马提交资料进入公司轮候库,大约等待了半年时间,他成功认租到了龙悦居保障房的一套两居室。作为深圳首个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龙悦居总建筑面积约81.6万平方米,临近深圳北站,小区环境优美,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熊金冰租住的房子大约50平方米,布置简洁温馨,厨房卫具一应俱全,闲暇之余他会下厨犒劳自己,下班后他还能在小区里跑跑步,去周边商超逛一逛。现在住的房子大了,偶尔妻子还会从佛山赶来团聚,让熊金冰觉得在深圳有了更多家的味道。

心安之处是吾乡。作为优秀海归人才,在就业时他有很多城市可以选择,他坦言选择来深圳发展也曾有过担忧:“但来了以后才深刻体会到,深圳真的是在用真心、倾全力留住人才。”

3

切实加大住房保障 留住更多科创人才

如何更好满足新市民特别是刚到深圳创业打拼的青年科创人才的住房需求,让他们更有信心地融入城市,安心留在深圳搞创新研究,深圳正在进行全新机制的全周期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探索,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近期,深圳对住房发展 “十四五”规划作出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十四五”规划的任务目标,将原来规划的建设和筹集保障性住房54万套(间)的目标,调整为不少于74万套(间),大幅增加的20万套(间)均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据了解,2021-2027年全市将累计新增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0万套(间),覆盖约350万~400万人。预计到2035年,全市保障性住房覆盖人群将达到约500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6%。

深圳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缓解了许多新市民、青年人尤其是一大批科创人才的住房难题,让越来越多优秀的科创人才愿意来到深圳,安心留在深圳投入科技创新事业,为深圳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

谈及选择留在深圳的理由,熊金冰坦言,最吸引他的是深圳的创新氛围和科创实力,自己在深圳能有更好的发展。同时,深圳实打实地为青年人提供保障性住房,让自己的生活更稳定了,“这是我留深干事创业的‘安心密码’。工作生活都得到了保障,选择留在深圳的理由就多了一条。”熊金冰说道,面对未来他有更多的期许:“今后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机器人产品研发上,能在机器人领域有一番作为。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亲身经历了深圳各方面对留住人才、发展产业的决心与努力,所以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