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诈骗产业链中,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和U盾”四件套“是骗子的诈骗神器,不仅可以帮助实施诈骗、转移受骗资金,还可以用来洗钱。2020年10月10日,根据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全国“断卡”行动拉开序幕。

随着“断卡”行动的展开,许多卖卡的个人、卡贩子,以及买卡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记者在中国检察网看到,仅今年5月,就有涉及“帮信罪”的案件信息近60条。

除了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围绕源头治理,央行也联合相关部门打出“组合拳”,通过亮金融利剑、出支付重拳,精准打击买卖银行账户黑灰产业。记者从央行了解到,央行多家分支机构协助地方公安机关接连破获多起非法买卖银行账户案件,捣毁了一大批开办贩卖银行卡的犯罪团伙,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严惩戒 强化源头治理

作为银行账户的主要监管部门,央行先后出台《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制度的通知》等多个制度文件,完善可疑交易监测和拦截机制,界定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责任链,针对非法资金转移提出41项防控措施,有效阻断非法资金转移渠道,挤压犯罪空间。

同时,压实市场机构主体责任,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对客户和账户开展拉网式风险排查,清理一人名下开办多张银行卡、频繁开销户等异常账户;对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分支机构风险排查情况开展核查,就可疑交易监测不到位、收单商户不实名等涉诈涉赌违规行为予以罚款、暂停银行网点业务的处罚。

以福州中心支行为例,该行对2021年以来涉案账户数较多的13家银行网点采取暂停1-2个月新开个人银行账户业务的措施,进一步强化银行账户风险防控和整治惩戒。同时,指导3家账户风险较高的银行主动暂停辖内6家网点20天至1个月新开户业务,1家银行暂停某县市网点9天新开户业务。针对省内涉案账户较多的10家银行,该行对相关银行实施监管约谈,督促倒查涉案账户,限期整改存在问题。

“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央行南京分行对2.2万余户涉案账户开展倒查,对11.7万余户关联账户开展全面筛查,对1991名买卖出租出借账户人员实施惩戒。

重打击 铲除生存土壤

据了解,央行天津分行累计排查账户1.36亿户,对近282万户风险账户采取了管控措施,累计向当地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局移送风险企业账户信息34435条。同时,组织辖区各金融机构累计新建500余个账户风险监测模块,加大对小额资金频繁快进快出、大额资金跨境流动等非现场监测核查的力度。

央行南宁中心支行强化边境地区账户风险防控,完成2.5万户非居民账户清查整治工作,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强化警银合作,建立联合监测和打击理地下钱庄、涉赌涉诈资金链合作机制。

央行还充分运用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涉赌涉诈风险早识别、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例如,央行建设运行账户监测系统挖掘高风险线索,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新建风险监测模块,并在手机银行转账环节增加人脸识别环节,累计拦截疑似涉赌交易逾千亿元。在涉赌涉诈严重的地区,探索自助柜员机具取款环节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协助公安机关锁定跨境资金转移“背包客”。

多联动 筑牢全民防线

联动协作是打击买卖银行账户黑灰产业的又一法宝。据了解,央行会同公安部建成电信网络诈骗资金查控平台,实现全国公安机关快速在线查询冻结所有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涉诈涉赌账户,极大地提升了公安机关追赃挽损效率。会同公安部建立非法买卖账户惩戒机制,对非法买卖涉赌涉诈账户的2.7万个单位和个人实施5年内不得新开户、纳入征信等惩戒措施。联合工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共同建成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为银行开户时核查企业工商登记、纳税状态和法人手机号码信息真实性提供便利。联合海关总署,就海关查获涉赌线索移交、核查等建立对接机制。

同时,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激发全民反赌反诈活力。央行充分发挥银行网点劝阻受害人转账汇款作用,开展风险提示,拦截诈骗实施。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广泛通过营业网点、微信微博、电视广播、入校入村入户等方式开展反赌反诈宣传累计6000余万次。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买卖、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是违法行为,不仅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被透支贷款,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且金融监管部门也会进行金融惩戒。一旦受到金融惩戒,5年内不管是网银、手机银行等银行业务线上渠道,还是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移动支付功能都将全部关闭,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线上购物、外卖点餐、叫车服务等便捷生活方式将全部受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