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这一举动引发热议。核污染水何时到达我国沿海?核污染水排海将产生哪些恶劣后果?今后海鲜、海盐还能吃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担忧之下,多地多平台出现“抢盐潮”,话题#多平台食用盐显示缺货#登上热搜榜。
与此同时,多地发声呼吁市民不要囤盐。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食盐储备充足,市场供应有保障,市民无需囤盐。
8月24日晚间,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盐集团)发文称:“我国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管理,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食盐保供工作也在加速推进。中盐集团建议“社会各界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抢购。”并表示:“近期,部分区域市场发生食盐抢购,电商及部分商超渠道有短时缺货现象,我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配送,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中国是产盐大国,盐的种类丰富,资源众多,湖盐,井盐的量非常大,足够满足市场,所以消费者没有必要去囤盐。”
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苏盐井神在其2022年年报中就曾表示:“总体上国内现有食盐产能大于消费需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
【走访观察】
北京商超食盐销售和往常无异 部分线上平台短时缺货
8月24日下午4点到5点期间,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朝阳区的两家超市,发现并没有出现市民抢盐的场面,两家店主也表示食盐销售和往常无异。记者在其中一家超市的收银台旁观察了20分钟,前来结账的数十位消费者无人购买食盐。
8月24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朝阳区的超市,并没有出现市民抢盐的场面,货品充足。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问其是否知道日本在排放核污染水入海,是否担心食盐安全,受访者均表示有看到新闻,但是没有囤盐意愿。
8月24日,网上出现一些“抢盐”言论。同日下午6点,记者在淘宝网站上随机选了10家销售食盐的淘宝店,其中6家显示部分产品缺货,还有1家显示售罄,另外3家均能正常选购下单。
8月24日,部分线上平台有部分货品缺货。
8月24日下午3点多,福州市政务微博群管理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受“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消息影响,福州有些市民抢购食用盐,目前永辉部分门店出现食盐抢购情况,朴朴、永辉生活食盐卖断货。对此,福州市商务局提醒,将继续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食用盐货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购买,不信谣、不传谣。
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食盐储备充足,市场供应有保障,市民无需囤盐。
中国盐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小青公开表示:“我们国家有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国内的产盐量也满足需求,所以不建议效仿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我国生产的食用盐,使用原料有海盐、井矿盐、湖盐,其构成比例分别为22%、61%、17%。”
8月24日,广东盐业协会发文称:“目前,广东省、市两级食盐政府储备量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10.8万吨,百分百覆盖广东省全省各市县行政区域,能迅速及时响应,保障我省人民食盐充足供应。市民不必恐慌,更不必效仿囤盐。”
浙江省省级食盐专营企业、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所属浙江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浙盐集团”)发文称:“目前浙江省食盐库存充足,全省各类食用盐储备量约16万吨,可百分百覆盖全省各行政区域,保障当地及时响应应急供应。”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日本核污水排放对于全球海产品食品安全将带来较大冲击,但海产品替代相关产业链亦危中有机,我国井盐以及淡水产品等相关产业链有望在海产品替代预期中打开市场空间。中国是产盐大国,盐的种类丰富,资源众多,湖盐,井盐的量非常大,足够满足市场,所以消费者没有必要去囤盐。”
【产能产量】
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
根据雪天盐业2023年半年报可知,我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原盐产能达11585万吨,产量达8390万吨;2022年全国原盐消费量达到5830万吨,出口原盐71.3万吨,进口942.5万吨。
自食盐专营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盐行业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确保企业数量只减不增,鼓励食盐生产与批发企业产销一体。明确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兼并重组食盐生产批发企业,食盐资质管理更加严格;跨区经营推动食盐市场竞争活力提升,食盐品种日趋丰富,食盐价格趋向多样化,能逐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食盐安全保障体系完善,食盐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制度完备。食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零售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行业资源向综合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聚集,产业集中度正逐步提高。
根据江盐集团2022年年报可知,按用途分类,盐产品可分为食盐、两碱工业盐和小工业盐。食盐作为一种基本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相对稳定,产品同质化较为突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盐行业也在加速转型升级,为赢得市场份额,各大盐企纷纷加强产品研发投入和营销渠道建设。
从国际盐行业发展来看,在经历盐业体制改革过渡期及市场化发展之后,食盐市场将逐步形成产业整合集中格局。
工业盐作为基础化工原料之一,产销量主要取决于两碱行业等下游的运行情况,周期性较为明显。其中,两碱化工企业用盐占中国工业盐行业需求的85%左右。工业盐下游客户共同特点是对盐产品需求量大,价格敏感度较高,行业主要发展方向仍将聚焦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苏盐井神在其2022年年报中写道:“从食盐消费来看,减盐运动的推进以及人口增长的停滞,使得国内食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1000万吨左右,并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从产品价格来看,盐业体制改革之后,食盐批发价格明显下降,但商超终端食盐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利润从批发企业转移到了零售企业。总体上国内现有食盐产能大于消费需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因此产销一体、渠道掌控能力较强的企业应对挑战的能力更强。”
【供需结构】
国民对海盐的依赖度并不高专家:海盐并不神奇 吃其他盐也行
中国盐业协会今年3月发文指出,食盐是人体钠和氯的主要来源,钠离子通过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起到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参与胃酸形成的作用,因此,摄入适宜量的盐,是保持神经传导性、骨骼肌兴奋性的基础保障。所以,人不能不吃盐,而吃盐注意控制量是最关键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每天钠的摄入量为2000毫克(每克氯化钠含400毫克钠),钠的总摄入量是包括烹调用盐和摄入的所有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 要求标识上“4+1”中的“1”就是指钠的含量。
中盐集团8月24日在文章中称,我国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管理,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
其中,井矿盐是我国食用最多的食盐,是以石盐或地下天然卤水为原料制成的盐。其主要产区在四川、湖北、湖南、陕西、江苏、河南和江西等地。海盐是以海水为原料制成的盐,主要产区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地。湖盐是从盐湖中采掘的盐或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制成的盐,主要产区在青海、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地。
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对海盐的依赖度并不高。根据中盐集团发布的文章显示,我国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管理,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科普中国发文指出,海盐、湖盐、矿盐是指盐的来源不同,在营养成分和价值上没什么大差别。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通俗来讲,海盐并不神奇,就算没有海盐,吃其他盐就行。”
王思露具体解释道:“首先,我们国家食盐的储备量非常充足,够我们吃的。其次,食盐分为很多种,而我们国家的食盐产品主要是井矿盐,可以占到87%;而大家比较关心的海盐的量其实仅占到10%,剩下的是湖盐。我们吃的较多的井矿盐和湖盐其实不会受到日本核污染水入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任何食品都有严格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程序和检测项目,食盐也是如此,所以你吃到的食盐、流通到市场当中的食盐安全性很高,可以放心吃。”
【资本市场】
多只盐业股股价一度大涨,江盐集团连涨9个交易日
8月24日,在A股市场,一些主营业务涉及盐的上市公司股价纷纷上涨,包括雪天盐业、中盐化工、苏盐井神等。
其中,江盐集团股价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8月14日至24日)收盘上涨。截至8月24日收盘,江盐集团的股价为17.26元/股,单日涨幅为10.01%。8月24日晚间,江盐集团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证监会行业市盈率显示,公司所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的最新静态市盈率为15.16倍,公司市盈率为26.33倍,高于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8月25日江盐集团开盘后上涨,午后转跌,收盘报16.54元/股,下跌4.17%。
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经对日本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影响进行了回应。
江盐集团表示:“公司关注到市场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海的相关报道。公司食盐产品主要以自采井矿盐为基础生产,盐卤精华源自封存于千米的地下,远离污染。”
苏盐井神同样关注到了关于日本核污水排海的相关报道,公司方面表示,其“食盐原盐为井矿盐,均采自地表约1000米下的盐矿,品质纯正无污染。”
“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不顾对食物安全造成没法排除的风险和难以恢复的海洋环境污染,可能会对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云南能投表示,公司是盐行业最早实现产销一体化的上市公司。公司食盐产品属井矿盐,采自云南古代远古海洋生成的深层地下矿盐,源于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