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1%,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6%。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我国物价水平出现了逐季下降走势,但仍然保持温和通胀的区间内。

事实上,当前欧美等国仍处于高通胀的环境之中。尽管美国通过快速大规模加息抑制了通胀率的快速攀升,但市场亦在警惕美国通胀回落放缓背后的反弹隐忧。阿根廷为了应对高达108.8%的年化通胀率,被迫将基础利率上调至97%。

在全球持续高通胀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去年CPI同比上涨2.0%,核心CPI同比上涨0.9%,均显著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过去十年中国CPI涨幅基本稳定在2%左右的水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能够保持稳定的物价环境,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这是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展望未来,市场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可能温和抬升,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我国利率始终适度正常货币政策让通胀率保持稳定

市场认为,2021年以来全球经历了一轮高通胀,通胀成因比较复杂,是需求刺激和供给冲击交互作用的结果,与发达经济体宏观调控总体呈现出“大落大起”的态势有密切关联。

新冠疫情本身对需求和供给带来的冲击是同步的,本来不一定会引发持续性通胀,但为应对疫情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实施了超常规、大幅度的财政及货币刺激政策,短期内需求恢复快于供给,推动了通胀上行。

以美联储为例,疫情初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政策利率下调150个基点至零,同时实施了多轮全民发放现金支票等刺激手段,需求由此快速恢复,非常规货币政策释放的大量流动性也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构成了通胀持续性上行的初始动力。

在全球货币政策集体宽松的同时,中国却始终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区间。在其他很多国家和经济体实施零利率等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环境下,中国在货币政策调控上总体坚持了稳健的操作理念,利率始终是适度和比较平稳的。在业内人士看来,不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是我国保持币值稳定的重要基础。

“政策调控过程中,不仅考虑当期效果,也会关注政策的滞后影响以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注重跨周期调节和跨区域平衡。”有金融分析人士指出,利率水平与潜在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要求相匹配,不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或急刹车。同时,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提升,为货币政策自主性不断增强创造条件。由于采取了上述操作策略,中国近几年将货币政策保持在正常区间,利率水平比较适中,对冲了短期经济波动,给实现物价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近期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还首次提出了“稳健的直觉”。央行行长易纲4月初在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表示,这一“直觉”,从历史看是经验值,从时间轴看是过去不同周期的平均值,从国际视角看是地区之间的平均值。这些经验值、平均值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可以使我国的政策具有前瞻性。

制造业优势展现总供给平抑物价过度上涨效果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制造业优势,从总供给的角度产生了平抑物价过度上涨的效果。这是我国在全球持续高通胀的外部环境下,保持稳定的物价环境的又一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主动实施稳杠杆、调结构、抑泡沫,强调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支持,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近1/3,已形成包含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的制造业体系,产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配套设施完善,是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有业内人士指出,疫情期间,正是相对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体系,使得中国经济能在冲击下快速企稳,保障了相对充足的商品供给。在此基础上,中国建立健全了保供稳价机制,保障了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产品以及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的稳定供应,从供给端,尤其是产业链上游的角度维护了物价的总体稳定。

我国核心CPI保持稳定不宜夸大阶段震荡的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CPI 涨幅逐月下行,PPI 近几个月运行在负值区间,但核心CPI保持稳定。数据显示,4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7%,环比由持平转为上涨0.1%。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核心CPI是剔除了易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成分后的消费价格,一般情况下更能反映长期稳定的消费需求变化,这表明我国需求已有所改善,通胀保持温和。

对于CPI阶段性下调,业内人士指出,这首先是源于高基数效应。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在去年同期短时间内大幅上涨,高基数效应使得近期能源、粮食分项持续拖累CPI水平。

“我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非对称性复苏,亦是导致CPI水平CPI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分析人士还认为,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疫情后生产端的恢复要快于需求,表现为产出的增长领先于价格上行。近期,CPI分项中和线下活动有关的分项上涨明显,预示着总需求,尤其是服务业需求开始复苏。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政策传导需要过程。去年以来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的政策措施,但投资扩张向最终消费的传导需要一段时间。三年疫情期间,居民收入普遍受到影响,也存在“补”储蓄的过程。数据显示,去年的支持性工具已逐步在今年的一季度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后续将进一步提升居民部门的收入和消费。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既不具备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中银研究亦认为,4月核心CPI也呈现同比稳定、环比上行的趋势,表明央行可以容忍CPI同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的震荡,与2019年底、2022年中类似,不宜夸大CPI阶段震荡的影响。

此外,业内人士还指出,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以及近些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形成中国降低外部溢出效应、实现物价稳定的中长期基础。短期内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但并不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通缩阶段。

“接下来,仍应用好现有的货币政策空间,保持货币条件与经济潜在增速和物价基本稳定的要求相匹配,兼顾好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上述人士表示,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要着力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全社会经济活力,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