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联 4》之后,已经好几年没有电影有过如此壮观的景象了。
凌晨。
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出现了一堆从工作中 " 解脱 " 了的中年男人。
【资料图】
他们穿着早就不合身的球衣。
或者满面红光,或者表情微醺,三俩结伴,走进了电影院,看一场上一次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才看过的零点场电影。
能有如此魔力的。
有且只有一部电影,《灌篮高手》。
一部动画片的吸引力有多大?数据上,它不仅以 1.15 亿的成绩打破了中国影史进口动画片的预售票房纪录。
还取得了豆瓣 9.2 分的超高评分。
而感受上呢?我只能说,电影院里,坐在 " 观众席 " 上的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泪腺。
或许这根本不是一部电影吧。
这就是一场与青春告别的仪式。
这也是这么多年,我们逐渐 " 长大 " 的证据。
从 1993 年到 2023 年。
我们已经 " 老了 "。
可 "灌篮高手的人物还在那个世界活着"(井上雄彦语)。
01
情怀的纷纷扰扰
该怎么向年轻一点的观众介绍《灌篮高手》的受欢迎程度?
这么说吧。
光是动画版的配音,就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三波拥趸。
一些人支持原声版,称这才是原汁原味,一些人支持粤语版,称这才够传神,更多的人,则是支持台湾国配版。
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在这样的声音中度过自己的青春的。
我还记得那些夏日。
放学铃响起,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赶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视机。
伴随着《好想大声说爱你》的音乐响起。
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开始了躁动。
它让我们懂得了篮球,懂得了规则,懂得了成功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汗水与毅力。更重要的。
是让我们的青春从此定了格。
于是,三十年内唯一的一部电影版上映,吸引的其实已经不仅仅是影迷了。
而是一整代,与这个故事有过交集的人。
他们嬉笑着举起 " 流川命 " 的条幅,打趣着 " 全国制霸 " 的中二,心里却依然挂念着那个曾经让人神魂颠倒的赤木晴子。
此次电影版的故事,截取自漫画的最后一战:全国大赛第二轮,湘北队绝杀山王队,挺进全国大赛的前八强。这次比赛不但五人组发挥了各自的实力。
甚至更重要的,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胜利的比赛,意义非同一般。
如果不在高潮时结束的话,这个作品会很不幸的。
——井上雄彦
于是就像影片宣传的那样。
电影的开始,在一笔笔的素描中,五人组分别 " 活了起来 ",以不同的形式 " 上场 "。
恨不得勾起你的每一段回忆。
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来了。
当人们走进电影院,准备好接受回忆暴击时却发现,怎么,这动画怎么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它没有《直到世界尽头》,没有《好想大声说爱你》,甚至,连心目中的白月光晴子,似乎,也不再是那个瘦弱阳光的女孩了。
这还是记忆中的那个《灌篮高手》吗?于是有人吐槽画风。
声称 " 三渲二 " 的技术让本该粗粝的画风失去了灵魂。
有人吐槽着剧情。称这不如改名叫《灌篮高手:宫城良田传》。
他们嚷嚷着电影版毁掉了自己的青春,嚷嚷着这是圈钱炒冷饭,并直接把怒气撒到了井上雄彦身上,声称交了 " 情怀税 "。但问题是。
你的青春,仅仅是这些表面的东西吗?
02
画风值得吵吗?
且不谈那些 " 以讹传讹 " 的吐槽吧(在此要强调一下屏摄是违法行为)。
单说新画风。
说实话,作为《灌篮高手》的死忠粉,一开始我也接受不了这样的画风。
这种 " 三渲二 " 技术(即用 3D 建模渲染成 2D 画风)。
它缺少了原来那种像要扎破纸张的线条表现力,人物的面部和肢体线条变得更平整光滑后,似乎也不那么好看。
但井上雄彦为什么要搞这一套?原因很简单。
为了实现 "篮球感 "+" 写实性"。
熟悉他的老粉估计听说过,井上之前其实很不满意东映制作的 TV 动画版,更是拒绝交出全国赛的动画版权。
个中原因,除了动画版为收视率而水时长,也因为这版人物动作画风粗糙,赛场画面失实,他在后来的漫画作品里还公开吐槽过:
嗐,篮球场怎么可能那么大
《Real》而这次由他亲自操刀的电影版,侧重的就是以实时 + 临场的观感再现山王战的比赛过程,所以如何球员从每个肢体动作中鲜活起来是关键。
于是 CG 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项。
先通过动态捕捉把 CG 版篮球运动员拍出来,在各个角度摆摄像机,采集大量的镜头,然后加以剪辑。...... 最后也不知道到底是磨了多少遍,就像是拼图一样把两个小时长的动画版的分镜一块一块地拼搭了起来,每看一次就会加点改动。
—— CG 导演大桥
就观感来说。这种画风没有让人惊艳,但也不至于那么差,属于中规中矩的程度。
有些细节,比如三井出手投篮时优美松弛的手部动作、大猩猩灌篮时的压迫性力量感,甚至连他在篮板上轻微的弹动,反而会清晰可见。
我们喜欢《灌篮高手》有多少是因为它的画风呢?我喜欢它,是因为在这些主角身上我们看到了现实,看到了梦想,看到了支撑我们在这个世界继续拼搏下去的励志之魂。
比如樱木花道。
我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是主角,是个有趣的天才,更是在他的身上我们知道,不管有多高的天分,我们也得脚踏实地,一步步地拼命努力。
比如三井寿。我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的浪子回头,更是因为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梦想的执着与信念,那句 " 教练我想打篮球 ",承载的是我们挥之不去的内心的破败。
更重要的,我喜欢《灌篮高手》是因为在这里看到了梦想的无奈。还记得漫画的最后一页画的是什么吗?
打进八强后,湘北队欢天喜地地庆祝胜利,拍着合照。
而最后一句话却这么写着:
" 使尽全力来对抗山王的湘北,在第三回合对爱和学院时,输得一塌糊涂 "。
在故事的高潮,戛然而止。
是的。青春注定散场。
梦想未必实现。
而能留下的,则是我们为之努力过,拼搏过的痕迹。
这都是《灌篮高手》告诉过我的事。
03
重新认识 " 宫城良田 "
所以为什么是宫城良田?
五虎中的那个相对不那么起眼的、168 的小个子,没有明显过人的天赋,没有先天强大的身体素质,为什么最后会成为电影版的主角?
明明井上可以延续漫画版,把樱木花道,或者人气更高的流川枫拍成主角。
但为什么他就选了这么一个 " 普通人 "?
不是说好了 " 情怀 " 的吗?
或许相对于 " 情怀 "。井上更看重的是 " 现实 "。
没错,很多人说过,井上选择宫城作为主角是有自己的 " 私心 "。
这个角色具有半自传性色彩——
167 公分的身高,井上跟宫城一样在球场上都是小个子,一样是家中三孩的老二,少年时也因为哥哥而加入篮球社,都打的是后卫的位置,以及球号为 7。
但更重要的是,经由这次的电影版,我们看到了宫城良田身上的矛盾,他的痛苦,以及由此推及的更深层次的现实。宫城良田是什么样的人?
用彩子的话说,就是遇到什么事都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的人。
也是因此。
在动画或者漫画里,他的云淡风轻,使得他存在感极低,变成了串联其他人的线索。
但今天我们知道。
这个总是一脸桀骜不羁的问题少年,他身上掩藏着巨大的痛苦。
井上在采访里说出一个关键词:" 夹在中间 "。
"3 年生是以大猩猩为中心,三井也有他自己的故事,樱木和流川枫是对手,身为 2 年生的良田被夹在中间。于是我这次就想讲述良田。"
——井上雄彦
不仅是年级夹中间,从小在家里,宫城是中间的孩子,不如哥哥出众,在篮球场上他是还不错但不够出挑的球员。
而这种痛苦,在哥哥的死后成为长期笼罩他的世界的阴霾。
以至于他不断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甚至曾默默写下 " 很抱歉活下来的人是我 "。
而为了克服这份自我怀疑,宫城选择了模仿哥哥,窝在他的房间里,穿他的衣服,看他的书。
他以这种形式 " 复活 " 哥哥,却也同时丧失了自我,让他始终成为不了那个完美兄长。
于是出于压抑而总在惹是生非,成为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所以很显然。宫城的 " 无所谓 ",并不是真的无所谓,而是用强大的信念支撑着自己,装出来的无所谓。
就像影片临近尾声时,他对母亲袒露内心:"(山王队)很强大,让人害怕 ",但即便如此,球场上,他还是坚持:
" 不管多累,不管多痛,都要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会让别人担心,才能有更强大的气势战胜对手。
宫城的 " 无所谓 ",只是我们在面对这个刀光剑影的世界时,那一副可以保护心脏的铠甲。
也正是如此。
电影院里,我最控制不住眼泪的一次,不是安西教练说出 " 自己放弃,比赛就真的结束了 " 时的回忆杀,不是流川枫樱木花道打配合在最后一秒扳回局面后的 " 世纪击掌 "。
而是宫城良田的一次突围。
球场上宫城被重重包围,终于找到了一处突破口,将球传出,奋力扑去。
看台上,一直难忘长子去世的母亲终于来到了现场,看宫城的比赛。
这个瞬间。
是战胜了那份自我怀疑的痛苦,更是一家人,终于可以坦然面对了那一个巨大的心结。
所以这仅仅是青春回忆吗?不。
与其我们在这里怀念那早已破败的青春,不如去想想,在早已消逝的青春汗水中,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就像电影的片名,《The First Slam Dunk》。
第一次灌篮?
不如说,是第一次体验灌篮,有 " 初见 " 的意思。
但愿,我们还记得那些 " 初见 " 的瞬间,那些让我们激动,或者坚持走下去的原因。
p.s.准备冲进影院的朋友先别急。
差点忘了说,肉叔为大家争取了一波购票福利,领完福利再买票,价更优
戳末尾小程序,首次充值 9.9 元即可激活 980 元优惠卡。
以我附近的影院为例,如果买一张某眼原价 79 的票,优惠完就 63 ——
开卡后立减 16 元(这 16 元从 980 元的充值卡里扣掉),你只需实付 63。
一次性买两张票的话则立减 30,完全有赚。(平日常进影院的朋友入手就更赚啦 )
来,请戳本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还没看爽?来瞅瞅这几篇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