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截流:中国男篮的问题,也许能在格斗行业找到答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运动项目爱好者说几句吧(大家可以看看我在观网这几年推广摔跤、举重等专项的风闻文章),MMA项目发展良好,首先受益于以下几点:

1.我国始终有着扎实的体工体系在为MMA项目输送高素质人才,中国是非常容易被大众忽视的格斗大国,因为我们在搏击项目商业化上开发太初级而在文娱作品上又武打体系开发非常成熟(目前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真人武指、动画武指都是中国娱乐圈的,甚至文字描写这方面我国文学都有着优秀脉络和多样框架),但奥运会成绩上,我国是少有的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等搏击项目均有金牌入账的国家,这代表相应体校选拔体系是健全的。

从训练履历上看,李景亮、李凯文是摔跤,张伟丽、闫晓楠、苏木达尔基是散打,吕凯是柔道,他们都是少年时代被专业队教练挖掘,然后逐级选拔的路数。二十岁左右转训综合格斗。人才培养体系始终是一个项目兴旺的根本。踢拳项目上我国选手成绩也相当扎实,每届全运会后,都有大量的优秀散打运动员转训踢拳和综合格斗

这些都是吃了全运会坚持保留武术相关项目的福利(散打作为体育项目的历史相当短,八十年代由北京八卦掌传承者为基干才开始全运会化),全运会冠军可比全国锦标赛冠军硬气多了,相当于有重点项目作为KPI进行牵引,人才队伍再有起伏,但传承不断。作为对照,中国跤项目在全运会瘦身后发展受到毁灭性打击,全锦赛冠军才能勉强解决警察编制,在我国还不富裕的年代一下就沉寂了,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跤才逐步有了复苏的迹象,不过能打的人才都是严酷打磨出来的,中国跤目前对于竞技人才依然缺乏吸引力。

2.技术体系完备程度高和发展速度快。中国MMA选手风格多样,技术发展与世界一流培养体系交流密切,优秀选手长期在海外备战,不管是什么出身,什么风格的选手,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体系和意识都是具备的,日本选手的整体特征就是站立打击技术拉胯,一水儿摔柔,因为它的打击好手全扎堆踢拳和拳击(拳击上有井上尚弥这种怪物,技术和统治力是真的好,可惜先天体格实在太小,级别影响力有限,我国拳手张志磊的出场费应该比他高),同样是摔柔出身不擅站立,吕凯的勾摆连击动作可比日本选手扎实多了;

同时,UFC虽然火爆,但新加坡ONE等赛事也非常活跃,现在的MMA运动还处于告诉发展期,技术和赛事组织远未到成熟,中国选手是同步成长的,而我国搏击体系一直就存在,技术传承非常好(传承好不代表赛事能打,灌篮高手中的安西教练能去防鱼住纯吗?),宋亚东当年被计县在八角笼压着打,而计县是从小练意拳的,中学后打算走体育路线,转散打一年就出成绩了,然后专门强化巴柔,再去打MMA,打宋亚东时技术动作简直就像在游泳,风格独具,因为他是传武的训练体系,算是转职业搏击的一次尝试。现在的计县肯定是打不过宋亚东的,但这是身体素质与年龄差异为主因,不能否认选手本身技术体系上能够达到的高度,打拳这种事,“顺”比“快”更重要,千锤百炼的动作模式和精心设计的战术体系与临机反应的地位怎么拔高都不为过。

3.赛事组织出色,武林风、武林笼中对等赛事被无限吐槽,但能出成果,黑龙阿迪萨亚就是武林风打出来的,他人品不好,但实力就是实力。目前中国培训体系,技术传承方面非常充沛,甚至在兵击等领域让老外眼红,在教练方面有明显缺陷,技术改造和迁移的研究人员非常多,经常灵光一闪,但在选手备赛时,强度、恢复、状态调整和现场笼边指导方面差距明显,所以备战和临场团队就是外国教练为主,符合运动科学规律,所以出成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