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下,很多答主在讲明清的内阁、军机处拥有不逊于宰相的权力——这话当然是对的,可从另一方面来说,“拥有不逊于宰相的权力”不也等于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并没有“宰相”这个东西了吗?
其实历史教材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朱元璋废除的是有千余年历史的“丞相制度”、“宰相制度”,而不是拥有实际最高权力的“宰相”——在一个正常的官僚系统内,总会有一个机构或者某个人因为处于权势顶端而具有极高的影响力,比如张居正这种,其真实的能量甚至要高过大多数丞相。但为什么无论是历史教材还是学术界,都不会说张居正恢复了宰相制度?
其实所谓的“宰相制度”,简单一点说,就是“宰相”及其所对应的机构,而不仅仅是“宰相”这个人。
(资料图)
自秦汉以来,随着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皇帝想要治理国家,基本都需要通过一个机构作为中转。在隋唐以前,这个叫丞相或者其他名字。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三省六部制的建立,有了中书门下和尚书之分。其中,中书省负责制定和起草政令,门下负责审核,尚书负责执行,这个应该是历史课上的常识。后来,为了提升效率,中书省和门下省就合到了一起,叫做中书门下。
尽管到了这个时代,中国的宰相早已成为“群相制”,但是中书门下作为一个实体机构还是存在的。皇帝想要治理国家,也需要通过与中书门下的官员决议来制定政策,然后交由尚书省等部门实行,而不是直接给尚书省下命令。如果皇帝想要提拔某个官员,也是要给他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其他的职位的任命,才可以让其获得参与决议的资格。即这一时期皇帝治理国家、发布政令的途径是:
皇帝→中书门下→尚书省及地方
到了元朝,皇帝把中书省分拆到了地方,将多个不同的州府划到一个“行中书省”的范围里,将其称为“行省”——这也就是今天“省”这个行政区划的源头。
既然在元朝,各地都是“行中书省”,则其官员的设置必然与中书省有关联,其职能也较为类似。可以简单的认为,在元朝,各行省的最高长官即是统辖一地军政的最高长官。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开始保留了中书省——或者说明朝一开始有“丞相制度”。但是后来随着胡惟庸案,朱元璋直接取消了中书省,地方军政制度也在改革。靠着自己超出常人的精力,朱元璋时代的国家治理基本是这样的:
皇帝→六部及其他
但是后来的皇帝很快发现自己没这么大精力,于是必须借助一些秘书班底处理政务,也就有了内阁。然而,在内阁时代,皇帝处理政府的流程是这样的:
皇帝(内阁)→六部及其他
之所以内阁要加括号,是因为大明并没有一个叫“内阁”的官方机构,内阁职务实际上是各部尚书或其他大臣的兼职,而非是正职。在明代的墓志铭里,“内阁大学士”是要排在正职后面的,如:
故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当然,到了清朝,内阁实体化之后,情况就反了过来,尚书反而成了兼职:
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在《大明会典》里,明明白白地写着:
国朝建官。初置中书省、设左右丞相等官。其属有四部、分治钱谷、礼仪、刑名、营造之务。洪武元年、始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秩正三品、设尚书侍郎等官、仍属中书省。十三年、革中书省、罢丞相。戒后世嗣君毋得复设丞相。有敢建言请复者、罪至族。语具祖训中。乃升六部为正二品衙门。自是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
用今天的人更容易理解的概念来讲, 就是朱元璋废了“宰相”这个“编制”,明朝时期的“内阁”,实际上是从各部或其他部门“借调”来的。朱元璋说的建言复设丞相者斩,说的也是恢复丞相“编制”——以老朱的智商,他不会不知道一旦皇帝开始让秘书团体帮自己处理事,这个团体就会实质化。但有明一朝,自朱元璋之后,的确没再有过丞相的“编制”。
在清朝,内阁大学士实体化,尚书由内阁大学士兼任。但后来,有了军机处之后,内阁实际上也被架空。
如果看明清两朝的官员对内阁的评价,会发现一个极其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明朝官员大多吐槽内阁有名无实——如申时行就说:
昔之宰相,事得专行,故不必于谋议。今之阁臣,虚冐相名,自票拟而外,毫无事权。苟中有所见,而默无一言,是并谋议而失之矣。
黄宗羲则说:
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但是,到了清朝,内阁的评价就变了。如张廷玉认为:
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
这其中的变化,其实很有意思。清朝人对内阁评价的转变,其实跟皇权的加强有关。因为明朝人看内阁,是跟唐宋元比的。这么一比,明朝的内阁的确没有事权,纯纯借调打工人。但是,在清朝人看来,你跟我凡尔赛是吧?
因为自从有了军机处之后,清朝内阁的权力本就不大,而在军机处,军机大臣连基本的议政权也都没了。大多数时候,军机大臣就跟皇帝的高级秘书无异,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跟明朝内阁可以票拟相比,职权又进一步下降了。
所以,明朝内阁认为“老子除了票拟,啥也干不了”,清朝官员则认为“我艹,你们居然有票拟权”……这也算是一个互相不理解吧。
不过,之所以说明清时期的宰相没有编制,是因为无论是明朝的内阁还是清朝的军机处,或是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或是内阁大学士兼尚书,单独的一个“内阁大学士”拿出来,是没有任何用的。
当然,在现实中来说,不管是古代的国家还是现代的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权力归属其实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上级强势,则下级就弱势,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岗位设计就可以定死的,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在废除宰相制度后,的确有很多人的实际影响力甚至高于宰相——甚至在宰相制度还存在的时候,如晚唐时期,宦官的权力都比宰相要大,可是历史书上讲得从来都是“宰相制度”而不是“宰相权力”。
打个比方吧,班主任要管理某个班级,这个班设置有班长,他负责管理协调各个学科的学习委员和各方面工作,跟老师交流汇报。那么,这个班长就可以认为是班里的“宰相”。
后来,老师觉得班里的事太多,也担心这学生瞎折腾,于是就设置了“左右班长”,左班长负责学习方面的事务——如交待布置作业、收作业等,右班长负责生活方面的事务——如组织团体活动等。虽然左右班长制度较之于原来的“班长制度”肯定是分权了,但是依然是有“班长”在管着的。
再后来,老师再度改革,直接取消了班长这个职务,直接挑选几个自己看得顺眼的学习委员和组长,让他们兼任“班阁大学士”,让他们每天到自己的办公室开会。开会决定的事情,直接通知各科委员和各小组长进行办理。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老师不想管事或某个“班阁大学士”影响力较大,其实际的职权甚至还可能超过以前的班长,但“班长”这个制度的确是没有了。在这个角度,说“班长制度被彻底废除”,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之所以被重点提及,就是因为之前的朝代无论怎么分“班长”的权,但在老师与科目学习委员和小组长之间,总还是隔着一层实体的组织架构,而朱元璋则是直接把这层实体的组织机构废除了。后来的君主虽然也在试图重建这层架构,但始终没有将这个架构实体化。
至于说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偶然还是必然,我更倾向于是偶然性较大。毕竟,后来的君主也还是需要依靠一个具有类似功能的机构来执行自己的意志。如果不是朱元璋,后来的君主很有可能通过持续分权而不是直接取消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