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14年的新高考改革重点是赋予学生选课自主权,同时,高中具有课程开设权、高校具有选考科目设置权。

如何权衡三者关系?


(资料图片)

新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3科是高考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浙江省)是高考选考科目,每位学生在7科中自选3科参加高考(即选考科目)。必考科目以原始分记分,选考科目实行等级赋分。

经过10年的博弈,现存在两种导向的选课模式:分数导向和专业导向。

一、分数导向的选课模式

这是一种以高中学校为主导的被动型学业规划。鼓励、引导学生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类科目作为选考科目。其逻辑(或理由)如下:

1.高考分段划线和高校招生录取都是以分数为标准的。也就是说,高考分数决定你进入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一段线还是二段线;高考分数决定你被什么高校录取。

3.选择文科类会提高高考分数。选考科目是等级赋分,选择文科类的考生很多,同比例等级的赋分人数就多。如81—79赋分等级的人数比例是8%,选考物理、化学的考生有7万、那么赋分81—79的考生有5600人;选考政治、历史的考生有10万,那么赋分81—79的考生有8000人。选文科是不是必选理科高考分数要高?

人们在做选择与决策时习惯于“选择性判断”,立场、角度不同会做出偏向有利于自己的判断,而把风险转嫁给他人;习惯于屏蔽不利于自己的决策要素,分数导向的选课模式就屏蔽了有关高考分数的其他关键要素:

1.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的划定。按当年参加普通类高考总人数的20%划定,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录取或特殊类型招生的招生录取。如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94分,上线人数59126人。但强基计划、军校招生的绝大多数专业是“理、工、医”等理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2024年开始必选物理和化学)。其他的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基层林技人员定向等招生,选考科目的要求是理科。师资定向的一部分专业是文科或不限科目要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名校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有少数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是不限或文科。知名高校的语言类专业提前招生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是不限。

2.一段线和二段线的划定。普通类第一段和第二段分数线的划定分别是按普通类高考总人数的60%、90%划定。如浙江省2023年普通类高考第一段分数线是488分、上线人数175424人,第二段分数线是274分、上线人数是277524人(一次划定所有类别分数线)。志愿填报分一段线和二段线两轮填报。

3.选文科和选理科,高考分数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确实带来了学校、考生对高考分数的功利性追求,物理、化学的选考人数先后出现断崖式的减少,严重危害高中科学教育。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完善高考招生制度,凸显高考的公平性与选拔性。以下这些措施的实行使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更加公平、公正,可以大大减少对高考分数的功利性追求。

①2024年起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大学科的绝大多数专业必须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这是从国家层面在全国统一执行,有利于人才选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使选择物理、化学的考生明显增加。依据2023年浙江省普通类高校招生计划估算,必须选考物理、化学、生物3科中其中1科或同时选考物理和化学的专业招生计划明显超过选考文科和不限的专业招生计划。

②等级赋分从3分一级调整为1分一级。这一调整是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有关要求,从2020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同一学习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选考科目,等级分差是1分,就是有差距,还能有多大?

③分数线划定从3段调整为2段。从2021年起,浙江省普通类高考分数线实行两段制。以普通类总考生的前60%划定第一段分数线、其中前20%划定为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前90%划定第二段分数线。第一段分数中有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有部属和省属高校,有公办和民办高校,有本科和专科高校。这样的志愿填报分数资格,明显是专业导向而不是分数导向(以院校+专业为一个志愿单位)。只有符合专业对选考科目要求的分数才具有实际意义。

④实行选考科目保障基数制。各选考科目的保障基数确定为6.5万人。即报考某学科的考生少于6.5万人,以6.5万人计算,进行等级赋分。

系统分析这些高考招生政策,选文科,等级赋分一定高吗?能高几分?高的这几分符合你的生涯(职业)发展吗?

二、专业导向的选课模式

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主动型学业规划。此模式的高中学校,建立与健全学生成长指导制度,不以升学率为唯一价值追求,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其逻辑(或理由)是这样的:

1.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潜力。每一个学生并不一定能让老师教好,但每一个学生肯定能自己学好。学校教育重点不是选拔、而是培养,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品性、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和发展的宽容。指导学生探索自我。

2.关注学生的生涯发展。高中的学业规划与选课,对大学的学业规划、就业等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影响。高校开设的本科专业有哪些?不同的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是怎样的?专业与就业存在怎样的关系?不同学科专业的招生计划是多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怎样的人才?我国的就业结构存在怎样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通过课程指导学生探索社会、探索大学与专业。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持久的动力。

3.完善师资结构满足选课需求。从历史看,实行选课走班制的高中有明显的学校特质(主要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在招生时就有特别的宣传,吸引优秀学生报考。也使学生的选课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相一致,使学校和学生成为利益共同体、也是风险的共同承担者。

两种模式,谁对?谁错?存在即合理(黑格尔),关键是是否符合你自身条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