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夏爆火的口碑电影,非《八角笼中》莫属了。作为王宝强导演的第二部作品,票房已经突破十亿,成为了暑期档一匹黑马。
(资料图)
随着电影的热播,也有人发现了电影原型,那就是收养大凉山孤儿教格斗而被网暴的恩波先生,其实军武菌早在2年前,就写过中印边境摩擦期间,恩波格斗派格斗教练上前线教授搏击技巧的故事。
恩波是一个小人物,因为一个特殊的契机火了,但其实,在中国大地上,孤儿远不止恩波收养的那些,而像恩波那样教孩子们本事,改变孤儿命运的普通人,也还有很多。
很少有人注意到,《八角笼中》饰演“格斗孤儿”的小演员中,有四个孩子,其实就是来自真实的“八角笼中”的故事。
他们分别是17岁的马虎、15岁的周德柏文、13岁的李有文和12岁的什都林祖,他们来自北京郊区的强棒天使棒球基地。
强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创办者是中国棒球国家队前队长孙岭峰,他选人只有三个条件:“绝对贫困,尤其事实孤儿,我不管你没人管你;身体健康;7-9周岁。”于是,一个个经历父母离世、被家人倒卖、流浪、斗殴的孩子,被送到了这里学习棒球。
用孙岭峰的话来说,“人的身世是老天爷给的,不需要同情,但未来需要改变。”但和电影中不同,孙岭峰没指望球队能打出什么成绩,他说“我没打算把孩子都变成职业选手,能让他们通过棒球有一技之长,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可以了”。
相比默默无闻的强棒天使棒球基地,“野象俱乐部”的成绩则更为耀眼。
在2022年的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u14组赛上,来自云南山村的佤族少年王发拿到了冠军,他没有别人那样名贵的球包,只是背了一个竹编背篓。
在夺冠后,“背篓少年”火了。
而他的背后,就是一个默默进行公益网球培训的教练:张晓洪。
张晓洪军人家庭长大,从小就被送进体校,退役后,他做过好几项运动的教练,有了一定收入后,他开始做公益,主要是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孤儿,有一年他去云南自驾游,借宿在村民家里,但有一天外出他发现手机没电了,就让充当向导的村民孩子回去拿。
万万没想到的是,张晓洪都要走1小时的山路,这个孩子竟然20分钟就回来了!
体育教练的职业嗅觉告诉他:这是极佳的运动员体质。
于是张晓洪成立了“野象俱乐部”,专门挑选贫困家庭的孩子练习网球。
但是,张晓洪的计划在网球圈却并不被看好。
在网球圈子里认为,网球是一种贵族的消遣,但张晓洪从山里找孩子来打网球,和这项运动格格不入,有人说,“他们的先后天生活环境决定了网球的成就不是磨破了几十双鞋就可以洞见的。”
但是张晓洪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网球,是这些山里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用张晓洪的话来说:“如果他们愿意练,以后就多一条路走,至少不会比现在差。”
随后,张晓洪开始从云南偏远山区中挑选网球苗子。这些孩子们都出身贫寒,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来自福利院,有的根本不知道网球为何物。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克服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既当教练,也扮演着孩子们父亲的角色,一干就是20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野象”们屡屡斩获各类冠军,比如背篓少年王发,12岁就拿到了2020中国网球巡回赛男单冠军。同一批的几位佤族球员也顺利夺金,也是在那一年,全国耐克杯青少年网球总排名中,排在前三的名字,都来自野象俱乐部。
就是因为张晓洪的坚持,让这些来自大山的佤族、彝族、傈僳族、白族等等20多位云南的娃娃被张晓洪带到赛场上,改写了人生。
无独有偶,在遥远的东北鞍山,体育老师柏剑从1996年开始,也开始设立“梦想之家”,收养贫寒或父母离异无人照顾的孩子。
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收入水平和教育条件都无法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那么想让这些孩子改变命运,那只能选一个别人都不愿意碰的赛道:
跑马拉松。
跑马拉松,四十多公里,是一个太折磨人的过程,但只要跑出来了,达到二级以上的运动员标准,就可以参加高考特招,上个好学校。
于是,一些曾是孤儿、混混、流浪少年的孩子,被柏剑组织起来,凌晨四点半起来跑步。
为了出成绩,他们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训练方法“连车”,即在腰间系一根绳,将绳子的另一端绑在车上,车开得多快,孩子就必须跑多快。
一开始,孩子们根本跑不动,连哭带闹,但慢慢地,他们也懵懂地懂得,要想改变命运,别无他路!只能要跑下去!
在24年间,柏剑收养了120个孩子,培养出了36名大学生,4个国际健将,50多个国家一级运动员。这些曾经社会最弱势的群体,成了运动员、教练、军人、老板、甚至公务员。
也许对这些孤儿来说,跑下去,天自然会亮。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果我们把这些故事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一个规律,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老师给孤儿们选择的赛道都是同一个:
体育。
为什么孤儿适合练体育?这就要和中国特殊的国情说起了。
别看中国经常位居奥运会金牌榜前三,但说实话,中国的全民体育水平,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就在于体育人口不足。
就像很多人调侃中国足球,说十四亿人中挑不出几个踢足球的,其实这话不太对,因为挑球员,不能随便拽一个就让他去踢球,必须从注册球员中挑,十几亿人口虽然巨大,但和真正有用的足球人口是两码事。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德国总人口8300万,注册球员700万人,占比8.4%;巴西总人口2.02亿,注册球员人口1686万占比8.3%;日本总人口1.26亿,注册球员100万人,占比0.79%;中国总人口14.13亿,注册球员8000人,占比0.00056%。
这是什么概念?12个德国人和巴西人就有一个注册球员,126个日本人中有一个注册球员,而在中国,18万个中国人中间,才有一个注册球员!
为啥注册球员少?因为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踢足球啊!
中国人一直有让孩子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民族习惯,所以绝大部分中国孩子的出路都是考大学,哪怕最终并没有考上,也已经错过了练足球的黄金年龄了。
而且,就算上足球学校,成为签约俱乐部的概率有多大呢?这么说吧,中国各地足球学校踢球的孩子,把各省市体校的统统算上,不过8万人,而真正在联赛踢职业球员有多少呢?900人左右,也就是说学踢足球的孩子99%都要面临淘汰。
更何况,就算成为职业运动员,最后成为大牌球星的概率仍然非常非常低,到了一定岁数退役后,除了踢球什么都不会,又能干什么呢?
当读书考上大学可以比较低风险、高收益地改变命运的时候,有几个家庭愿意让孩子从事高风险、竞争激烈的的体育行业呢?相比来说,考取一个好的大学,找到一个轻松稳定的工作,远远比去搞足球的风险要低得多。前曼城后卫孙继海就曾发出这样的哀叹:“14亿人口中,有几个父母愿意让孩子们去踢球呢?”
所以,中国的孩子即便天赋惊人,但是因为家长处于长远利益和规避风险的考虑,也会选择走应试教育之路,有天赋的孩子也无法真正的被发现出来,也就直接造成了中国足球人口与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形成了一个可笑的反差。
而让孤儿去练体育,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2019年,民政部公布数据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的“事实孤儿”约50万名。
他们的父母或重残、重病,或服刑在押、被强制隔离戒毒,或一方死亡、失踪,丧失了抚养子女的能力。
这些无人看管的孩子,有学习天赋的,的确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在教育成果资源化下也越来越难了),可是又有几个有学习天赋的呢?剩下的大部分孩子如果不想沦为混混,就只能练体育了。
毕竟练体育太苦了,普通家庭不会轻易让孩子走这条路。
但对于从小过惯了苦日子的孩子来说,这条路,再苦能有孤儿的生活苦吗?相反,苦难可以教会孩子抓住任何一个难得的机会,一飞冲天。
其实在国外,从贫困家庭和孤儿中选拔运动员,一直是一个惯例。
比如巴西的贫民窟中,有可能没有学文化的学校,但一定会有足球学校,虽然绝大多数连个草坪都没有,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享受到免费的足球和文化教育,即便最终不能成为巴西国脚,也可以在未来远离犯罪,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
类似面向孤儿和贫民的足球学校在巴西有很多,也许这就是巴西足球的成功之道,从中走出的巴西球星不计其数,从贝利到罗纳尔多,从罗纳尔迪尼奥到蒂亚戈席尔瓦,等等等等,都是靠足球改变了命运。
而在中国,也有人在做孤儿足球队的尝试,比如曾经是大连队球员的包兵退役后,建立了一个“孤儿足球队”,收养了33个孩子,这些孩子曾经四处流浪、露宿街头……他们从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但包兵的足球队给了他们追逐梦想的权利。
用包兵的话来说,“我做过一个调查,全国10至15岁年龄段的孤儿有好多,如果全社会都能关注这些孩子,他们都会成为有用之才的。足球需要能吃苦的孩子,孤儿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依我看,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孤儿。”
虽然社会上对收养孤儿练体育还有不同看法,甚至组织孩子练格斗的恩波还被网暴过,骂他“丧尽天良,靠孩子赚钱”,最终导致俱乐部被迫关门。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父母双全、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拼着自己的血汗练体育,可能是这些孤儿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了。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即便是练体育,也是需要天赋的,没人敢许诺这些练体育的穷孩子和孤儿,一定能够练得出来,虽然有朱婷、全红婵珠玉在前,但这毕竟是凤毛麟角。
可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在跳,在踢,在挥臂,在投掷,在奔跑......
因为,既然“生如野草”,那么“吃得苦中苦”,或许就是唯一的选择!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