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观察研究了60多位华裔外媒记者。

(华裔记者2023,制图:Diego Lou)

7月8日,美国财长耶伦在北京请6位“女性经济学家”吃饭,引起网上热议和质疑。西方媒体、政客“关心”中国女性,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经济学人》刚刚以封面文章鼓励东亚女性“革命”。之前很多人注意到,外媒存在相当多的华裔反华女记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张雪峰肯定也不懂,咱来研究研究。我们的课题组历时半年,研究制作了一系列关于外媒华裔记者的报告,将依次推送给大家,今天推送第一章。


(相关资料图)

华裔外媒记者军团观察报告

【报告课题组成员:余亮、Luna Wang、DiegoLou、Elaine Chang、Lucio、Hiroshi Amami】

随着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加深,全世界对于中国报道的需求越来越大。

大约十年前,外媒涉华报道领域有一些大名鼎鼎的洋记者,比如纽约时报上海站记者大卫·巴博萨(David Barboza),曾报道抨击苹果在中国开设“血汗工厂”。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储百亮(Christopher Buckley),自称喜欢“报道大事件”(搞个大新闻),因此惹过不少事情。

但这些年,中国读者第一时间能想起哪个欧美面孔的在华记者?2021年7月郑州发生洪水的时候,有一个白人记者被民众围住质疑,可是网民记住的人却是来给他解围的华裔女记者苏亦安。她也正是2020年在洛杉矶时报大幅报道方方日记的“老朋友”。

在外媒涉华报道中,人们越来越多地见到“她们”。袁莉、王月眉、苏亦安、秦颖、冯哲芸、窦伊文、甘露纯、魏玲玲、周梦媛、肖慕漪……这些华裔面孔的记者有些取得了外籍,有些依然是中国公民。她们的涉华报道遍布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BBC等西方主流媒体,屡屡引发舆论争议。华裔外媒记者几乎已经代替原先白人涉华记者的生态位。

与巴博萨们的大报道不同,华裔记者的报道往往和中国网络舆情以及西方攻击中国的议题紧密纠缠在一起。比如涉疆涉藏涉港谣言、攻击中国防疫、歪曲扶贫工作,与“大翻译运动”配合等等,持续引发负面情绪,积累中美民间的相互敌意,更多起到为欧美对华舆论战打前哨、喂佐料的仆从军效果。TA们也因为中国面孔而被部分中国网民指责为汉奸。但无论如何,大量华裔记者出现都是一个重要的华人现象,值得关注。

在今天,仅仅用“反华”标签来描述和认知TA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外媒对华的浓厚敌意下,作为雇员的TA们,反华是必然的选择,像德国之声前华裔记者张丹红坚持客观报道中国,却遭到辞退。西班牙记者哈维尔·加西亚宣称因为客观报道中国,不仅被外媒圈子排挤,还被好友拉黑(可参考《资深记者被好友拉黑!只因他这么看待中国……》)。反华是西方媒体给她们的唯一可行之路。因此,中国人不必为TA们出厂设置的反华色彩过于大惊小怪,还是应该保持接触,理性博弈。

笔者5月份在与华盛顿邮报华裔记者交流时候了解到,总部编辑有自己的一套框架结构,稿件发表是记者和编辑的一个谈判过程。(可参见《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防疫钉子户”未发表的采访》)所以可以推断,反华报道的出台并不全是记者的“功劳”,更有背后编辑、主管的塑造。“反华”标签虽准确却不精确,掩盖了TA们的复杂运作逻辑和互相之间的差异。

华裔记者非常高产,虽然方向不正确,却体现出华人的勤奋特点。2023年1月,日经新闻发布对中国“网络义勇军”群体的研究报告,实际担纲作者是三位华裔记者。

三位华裔记者为日经新闻制作的中国正能量大V视图

反过来,华裔外媒记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外媒的雇佣军团。这启发我们对TA们进行群体性观察华裔记者是如何培养、如何成势的?身份、经历、从业有何特点?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公开资料调查研究,给出一系列初步报告。我们的观察对象包含60多位华裔记者,包括一些配合报道的新闻助理或实习生。需要注意,肯定有不少华裔记者和新闻助理的行为没有被我们观测统计到。各类资料根据公开渠道收集,难免错漏,权当抛砖引玉,欢迎读者包括华裔记者与我们联系纠正。

本报告分为五章,以下为本报告的第一部分:

第一章 恼人的小问题:反华记者都是女性吗?

我们首先解决一个扎眼的问题,即坊间普遍关注的反华华裔记者性别特征:都是女性吗?

陆续有国内大V注意到,冲锋陷阵的华裔记者多为女性,并认为这是因为外媒更愿意利用女性、女性更容易走极端、更容易慕强等等……

应该说,这是一个需要谨慎求证的问题。看见大量女性记者反华,可能是因为新闻专业本身就是女性比例高,例如在上海一些名校,新闻专业本科的男女比例达到1:4,研究生专业能达到1:5甚至1:6。

但是性别元素是当下舆论的常见爆点,外媒特别热衷于针对中国女性人权进行报道,比如纽约时报记者王月眉等对唐山流氓打人事件的报道,坚称性别压迫视角才是正确的,其他一切包括反黑社会视角都是对问题的遮掩。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更是在封面文章直接煽动在中国发动针对家庭的社会“革命”、鼓励东亚社会接受同性恋婚姻和国外移民。

7月8日,美国财长耶伦访问中国,组织了一场全女性(经济学家、企业家)午宴,再次掀起“性别”热议。

来而不往非礼也,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国自媒体对于华裔记者性别的关注也就不奇怪了。我们认为首先有必要回答这个似是而非的问题。

先看事实层面。我们根据收集到的公开照片判断华裔记者的性别,照片显示男性记者是存在的,虽然数量较少。我们统计的60多位记者当中,外观显著男性的有11人,符合新闻专业本科男女1:4到1:5的一般比例。(见文首照片墙)

考虑到外媒记者群体当中的性少数人士比例较高,我们以“男女”来进行性别判断可能失之简单,也未必符合TA们自身的性别认同。笼统的将TA视为一个女性或者男性,可能会成为一种冒犯,一些“男性”也未必以传统男性身份界定自身。我们注意到华裔记者热衷于LGBT议题。比如蒋欣,最资深华人记者之一,1996年即出国。在CNN网站展示的他的热门文章中,最早一篇就是支持同性婚姻的报道。他也曾热情采访过性别专家李银河。

另一位年轻记者,主要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撰稿的杨泽毅拥有自己的播客,上面几乎全部是“彩虹”内容,鲜明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性认同。

在政治上,女性记者如袁莉、秦颖、肖慕漪等似乎比男性记者更高调反华,但看似低调的男性记者姜大翼团队却通过歪曲报道新疆而获得奥斯本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调查奖提名。

综合以上材料分析,针对“反华”华裔记者性别失衡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几种可能解释:

1、这是高校新闻专业的性别失衡在新闻职场的自然投影。

2、这是国际政治秩序在性秩序中的投影。

一些政治研究者已经指出,在西方世界主导的世界体系中,性别秩序象征着统治秩序,东亚男性地位被贬低,东亚女性则可以被西方接纳到较高位置,成为一种“甜蜜的战利品”,如戴锦华曾指出,跨国爱情电影中总是白人男性配对第三世界女性而不可以颠倒过来(想一想从西方电影《狂怒》到中国电影《黄河之恋》)。

学者秦博在其尚未发表的论文《揭开种族主义暗流:西方中心主义对东亚性别气质的歧视性塑造》中详细论述了西方舆论、影视作品如何赋予亚裔男性卑下邪恶角色,甚至进行“性羞辱”。如美剧中的亚裔男性总是弱小滑稽,中国武星李连杰在好莱坞电影中与其他欧美武星搭档,却只能出演“狗”的角色,法国电影《狂怒》把华裔未婚夫塑造成阴暗卑鄙形象,白人第三者则光鲜英武,全片合理化了白人男性与华裔女性的偷情,描述为“解放”华裔女性,等等。以此潜移默化确立西方对东方在精神和身体上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遭到中国人批判的easy girl现象也正是这种国际秩序在性别领域的投影。 

“狗”和主人

中国女演员出演法国性别种族主义电影《狂怒》

一再发生的洋垃圾与easy girl事件

这样一种西方世界对华裔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化对待,也可能导致女性记者比男性记者更容易在西方媒体中被重用。

3、西方媒体在话语战领域热衷于性别议题,能够吸纳关心性别议题的记者和性少数群体参与。

性少数群体比普通人更有热情表达自我的身份认同,更倾向于进入媒体。性别诉求不仅可能会让TA们更激进,也可能会延伸出反华效果——TA们总是把中国幻想指认为一个前现代的男权社会。华裔+女性,这样的叠buff使TA们在与西方本土记者竞争时具备了独特的背景优势,至少“看起来”更了解中国,包括更了解中国的性少数处境。

一位华裔女同性恋记者的故事是个好例子。摄影记者曹梦雯出生于1990年,杭州人,喜欢《奇葩说》。由于她为其他华裔记者提供摄影作品、曾在马格南基金会担任项目主管、与反华记者的合作曾被环球时报点名、寸头照片展示出强悍不逊形象,等等,因此在中国网民心目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华印象。 

曹梦雯

但是她本人的纪实作品倒是没有出现直接的反华内容。在她2018年公开发布的出柜视频里,出现了她作为苦恼女儿的温情形象。在这个发表于纽约时报网站的视频里:她禁不住哭泣,告知父母,六年级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喜欢女生。父母带着爱惜又掩不住心酸寥落的笑容听完她的讲述,说以前也猜到了,但还是很小心,“现在你告诉我们,我们也能接受。”有趣的是,这里父亲突然使用了一句不太熟练的英文“We can get it,We can accept it”,就好像要向西方观众证明自己也能够开明一样。这是一种隐蔽而又典型的自卑心态。最后妈妈弱弱地说:如果以后女儿遇到的喜欢的人是个男生,TA们作为父母,希望有这样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温情的家庭时刻,展现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中国气质。这对中国父母,以往在不知道女儿性取向的时候,曾积极向女儿表达自己对同性恋的包容,比如推荐电影《断背山》,然而此刻坦言“别人我都能够接受,但是希望自己的女儿,不是这样。”

曹梦雯在视频中的乖乖女儿形象迥异于她去美国后的照片里的强悍假小子形象。我们不知道她在美国经历了怎样的塑造。她强调自己选择了弱势的阵营。但是在画面中,我们能看到父母此时的弱势。个人选择常常和历史运动捆绑在一起,她加入了浩大的西方LGBT运动,同时也和各种反华报道发生关联。纽约时报征用这个视频显然有自己的目的,她也成为了一枚半推半就的棋子。在西方国家,反华群体是强势的,正如LGBT运动是强势的,相反,支持中国的声音非常弱势。她会走出小我,真正站在弱势一边吗?

最后总结一下,华裔女性记者并不必然比华裔男性记者反华,我们假设杨安泽做记者的话可能也会是反华腔调。对比一下,中国国内的公知恨国党以男性为主,小粉红爱国群体当中则男女比例相当。性别不是爱国与否的决定因素,但是女性角色在中美舆论领域引起更强烈的反应是一个“舆论事实”,比如“香甜女生”演讲事件,比如带头参与编造涉疆谣言的澳大利亚华裔女性许秀中事件。女性在民族冲突中的遭遇和选择更具有情感和象征意义,正如战争中被敌人伤害的女性更容易引发同胞的愤怒,中国公民为了记者职业前途走上反华道路,也必然在华裔同胞当中引发强烈愤怒与鄙视。

(第一章完,待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