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以为“杀猪盘”只会在互联网上出现的时候,没想到现在“韭菜”都已经割到了资本市场这里了。

前段时间,小米印度分公司被印度执法局指控非法向国外转移资金,小米旗下已被冻结的48亿元资金,将有可能会被印度政府正式罚没。


(资料图)

消息出来后,市场一片哗然,因为小米在印度市场最高峰时的年利润也不足5亿元,如果一下罚没48亿元,就相当于小米在印度辛苦白干10年,一分钱都没能带走。

网友也因此将印度比喻成“杀猪盘”,依靠庞大的人口基数,印度曾是不少中国手机厂商的出海必争之地。然而等到企业真正在当地扎根,“噩梦”却接踵而至。但即便如此,近期仍有富士康、本田等品牌企业宣布将到印度投资设厂,它们难道就不怕印度这个“外资坟场”吗?

1

小米在印度白干十年

小米48亿元资金被冻结一事,始于去年5月的“非法汇款”纠纷,印度执法局指控小米以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名义,向包括小米集团在内的3个海外实体进行汇款,此举则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并扣押了相关的款项,正是这笔小米辛苦10年才赚回来的48亿巨款。

小米很快做出回应,表示自己一直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会与政府保持密切合作,以澄清任何误会。

案件的分歧在于,小米认为小米手机确实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芯片和专利,并解释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用于支付高通的专利费。但印度政府却不这么认为,它认为小米印度跟小米中国是两家分开的公司,小米印度只负责销售,当中的专利费自然也无需小米印度公司承担。

到底谁在法律上更占理,我们暂且不谈,但一出手就罚没巨额资金且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这怎么看都不符合做生意“你来我往”的原则。

虽然印度政府允许小米继续上诉,但小米多次申诉均被驳回。6月9日,外媒报道称印度执法局已正式向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管,及花旗、汇丰、德意志三家银行发布文件,指控它们“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小米这笔巨额罚款似乎更是追回无望了。

不过,小米仍表示“正研究该事项,并等待书面判决”,但很显然,只要小米与印度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一日得不到解决,被罚款一事就终究难以逆转。

难怪网友也戏称,明明想要直接“抢钱”,但印度还是给了一纸判决,不怪网友如此调侃,因为印度政府已经不止一次对中资企业出手了。

比如早在去年1月,小米就被印度政府指控逃税,因此缴纳了高达5.6亿元的天价罚单。而在此之前,oppo、vivo以及其他多家中资企业都曾遭到过警告和处罚,比如oppo和vivo都曾被指控逃避纳税。

近日,还有印度媒体爆料,称印度政府已对在印度的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提出了多项新要求,包括必须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职位。

当然,在别人国家经营生意,按要求纳税自然是企业义务,如果真有逃税漏税,罚款也是应当的,只是,印度政府都把手伸到了企业内部管理当中了,这又到底有没有“越线”呢?

2

印度赚钱印度花

事实上,并不止中资企业,不少外资企业也都曾在印度市场吃过亏,好几个汽车巨头如通用、福特、日产旗下的达特桑等,都在过去几年纷纷宣布关闭印度工厂并撤出印度市场。

以福特汽车为例,其在20多年前满怀壮志地投入印度市场,但据媒体报道,福特近10年来均陷入持续亏损,先后投入了高达20亿美元,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其决定撤出印度时,其在印度市场的份额已不足2%。

都说印度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超大国家,福特为什么就玩不转印度市场呢?这还要从印度的特殊国情开始说起。

福特刚开始进入印度时,市场的汽车普及率还非常低,对印度政府来说,出于“用市场换技术”的考虑,希望引入外资车企能带动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对福特等车企来说,自然是看重印度市场从“人均无车”到“人均有车”的市场增量。

但市场并没有朝着福特所预期的方向发展,第一个是,印度人口虽然多,但低收入人群占比高。数据显示,印度14亿人口中,中产收入人群只有约8000万,整个印度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 2170 美元(约 14685 元)。

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对比,去年印度的汽车销量约为400万辆,但均价只有3.5万元,而去年同期中国的汽车销量超过了2500万辆,均价则是16万元左右。难怪福特卖不动,估计能在印度市场畅销的,也只有五菱宏光了。

此外,印度政府还针对进口车设置了极高的关税门槛,买得起进口车的均非普通阶层,受众人口如此之少,海外车企的生存自然也更加艰难了。去年印度政府也公开表示欢迎特斯拉进入印度市场,但前提是不允许中国制造的特斯拉进入印度,必须印度制造。

不难看出,印度政府的政策偏向得非常厉害,对国内企业是高度保护,对外资企业是雁过拔毛,比如小米被罚,就可能跟其在印度市场多次登顶,表现远超印度手机品牌有关。难怪网友都说: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而且,印度还存在着种姓制度,阶级分明,为此带来了更为错综复杂的财团利益和政商关系,外资企业想要在印度市场好好生存,这些问题也是不得不处理的烫手山芋。

难怪去年7月,荣耀在宣布退出印度市场时,还留意下了意味深长的一句:(撤离印度市场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3

让人又爱又恨的印度市场

据印度工商部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企业和业务,且在印度新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已经从2014年的216家已经下降到了2021年的63家。

但尽管如此,一批企业走了,却还是有更多企业前赴后继地奔向印度市场。比如富士康,其在年初曾被报道将于印度落地一家新的电子生产基地,将部分生产线搬到印度,近日又再被印度媒体爆料,将于印度建一家电动车工厂。

除此之外,两年前在印度市场宣布削减40%产能的本田,也在近日宣布将在印度建厂,并在3年内于印度投放纯电动汽车,决心要拿下印度这个市场。

为什么有小米等多个栽在印度市场的企业案例在前,仍有不少企业愿意直奔印度呢?说到底,印度市场还是有其不可忽视的魅力。

首先,是不可忽视的消费增量。虽然如上文所言,印度的消费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架不住印度消费者“爱消费不爱存钱”,2021年,中国消费规模占GDP的比重为54%,但印度这一比重则高达73%。

而且跟中国相比,印度新能源车、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率仍然较低,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中国4G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95%,5G普及率估计在2025年也将超过50%,但印度的4G普及率却只有55%,超过一半人口还没用上智能手机。

虽然印度人均消费低,但潜在的增量规模大,对于企业而言,有市场才有活水,市场都没有了,还能从哪里讲故事呢?

其次,在当下中国市场消费饱和,欧美市场钱包收缩的大背景下,全球的消费市场都不好做,企业们也不好挑挑拣拣,拥有14人口的印度自然还是一块肥肉了。

就拿本田来说,日本车企造新能源车本就落后了一步,导致其在中国打不赢新势力品牌,在美国更难敌特斯拉,因此其将目光投向印度市场,也是希望能押中其未来的增长。

因此,哪怕是被欺负成这样的小米,当下谁也不敢断言其会彻底退出印度市场。因为无论在哪个市场,都一定会存在本国保护主义,以及不同国情的政策条款,如何在当中周旋,也是一门做生意的艺术。

长远来看,所有战略上决定去印度发展的企业,都有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企业在出海前就应该进行通盘考虑,有得必有失,端看企业如何平衡收益与亏损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