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共享单车悄然涨价,1小时4.5元,已贵过公交地铁,大家现在上下班骑共享单车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吓得我赶紧拿出手机看了看,连续包月的哈罗单车月卡到底涨价到多少了,毕竟弹出几次涨价通知,我都没仔细看。还好只是12.9,还能接受,虽然我骑得不算多,说不定是亏的。按互联网公司的习惯,如果我换着骑,作为非粘性用户,应该能拿到更低的折扣,但目前的价格下,我实在懒得折腾。但“共享单车”这事,确实有不少值得考虑的地方。

在“共享单车”的价格还近乎0元时,我就不喜欢“共享”这两个字,它明明是“租赁”单车。车主把车子买来租给客户用。既然是租赁单车,就有个相关问题,它在“占道经营”。经营项目如此占用市政道路,是否应该交给政府场地租赁费。如果交了这笔费用如何回馈市民则是另一个议题。如果经过政府(或者人大)审查,认为“租赁单车”确实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自然可以选择免除场地费用。不过,作为交换,政府(或者人大)应该对租赁价格等因素有更大的管理权限。

问题描述里的报道,用自行车的购买价格去核算单车的租赁价格是否能被接受,个人觉得,似乎不大合理。互联网租赁单车通借通还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城市短途通勤中其实是比自己的自行车更方便的。比如我去爬山,甲地上升,乙地下山,如果是自己的自行车就很不方便;坐地铁从A到B,在骑单车的情景更加类似。用公交、地铁的价格去衡量,也有一定缺陷,因为单车的步行距离更短,且不用走路,他们的使用场景还是有区别的。单车的租赁价格是否为市场接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可能没那么好计算,企业也得依赖不断调价来尝试。

除了价格,还车位置,是我关心的另一要点。现在的互联网租赁单车,换车区域外还车,价格还挺贵的,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企业的主要盈利点。但还车区域的规定,似乎有很大的随意性,由着经营者的性子来。我个人骑哈啰比较多,遇到过几次,路边明明划着自行车停车区,甚至有大量别的品牌的单车停着,哈啰就是说它不能停。青桔似乎更夸张,哈啰好歹只是几个区域不能停,青桔好像是要求到固定的点还,我一个就骑了不到一公里,你让我再骑回去两三百米还?这种情况下,我宁可骑有桩的单车,路边直接能看到;而互联网租赁单车的还车区域得停下来查看手机地图,特别麻烦。

最后,作为杭州人,我倒不担心,互联网单车能否继续经营下去。杭州是有政府的有桩单车的,一小时内免费,推出时间甚至在互联网单车之前,目前也还存在,借还车桩也挺多的,我觉得挺方便的。过去得用公交卡借,还要押金;移动互联时代后,用APP就能借,押金也免了。只要这车还在,互联网租赁单车没了,我完全不介意继续骑回小红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