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文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分两次把载人飞船和登月的着陆器送到月球轨道》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合适?请各位大佬评价下:

1.第一发火箭送一个中长期在月同步轨道上的中转站A,和一个可复用的月面着陆装置B;

2.第二发火箭送一个往返地月的飞船C,和一个可复用的月面<>月轨升降装置D。

那么首次登月返回的步骤是这样的:

S1:首发火箭运载A+B从地面升空,在月同步轨道上把A和B放下,然后A再释放B降落月面;

S2:次发火箭运载C+D从地面升空(此时航天员在C中),到达月同步轨道后,C与A对接,指挥/控制月面升降的航天员从C进入A。然后D与A对接,通过A的端口,对D进行相关设置(比如B的高精度位置信息);最后实施登月的航天员从C进入D,D在A的指令控制下,降落月面的B上(B可以实现D的缓冲降落,以及帮助对D的推送/弹射升空,这样D可以设计得较轻便/简单),完成登月(此时D与B是相对接的)。

S3:登月工作完成后,登月航天员回到D上,通过A的指令控制,由D和B上的装置,共同完成D的弹射+点火喷射动作,D离开月面与A对接(此时B仍停留在月面上位置不变)。登月航天员从D中通过A进入C,留在A中的航天员也进入C(或者在A中驻留一段日期);C与A断开链接,进入月地返回路径。。。

再次登月返回的情况就比首次要省事多了,因为A、B、D都已经在那儿了,只要定期用个小货运飞船送点补给过去就行(如果A上不长期留人的话更简单,只要送补充的燃料即可):所以只要用火箭把C和航天员送去跟A对接即可,后续的流程都和首次登月一致(而且此时的D本来就跟A处于对接状态)。

这个方案里,唯一要考虑到的,就是每次登月时,要记得给B补充些燃料,且要让B在完成对D的发射动作后,还保留些燃料,以便于对下次D降落月面时能起到缓冲反推的作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