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年人得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再恩爱的夫妻也会吵架,你去问其中一方自己的另一半好不好,他们也能说出一堆自己另一半的缺点。
但你要是说“那你们赶紧离婚”,那他们搞不好直接会把你轰出去。
(相关资料图)
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即便是当了公务员,甚至是当了高级领导,也不见得会爽。比如,各种大领导的护照都是被组织管着的,想出国旅游还得审批报备。而一个普通的企业职工,只要钱是够的,反而能自由出行。那对于一个想不带工作出国看看的人来说,当领导其实也挺难受。
既然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那如果我们把人与岗位的匹配看作是“结婚”的话,那任何人抱怨一下自己的另一半(工作)都是正常的。
而对于外人来说,你必须得搞明白,人家对另一半的抱怨,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抱怨。
比如,有四个公务员抱怨:
公务员甲:公务员这工作没啥好的,形式主义太重,上个月上级领导来检查,我们折腾到十二点弄材料,烦死了。
公务员乙:公务员这工作太憋屈,根本找不到价值感,我给大领导写材料,一个星期至少得三天时间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而且一篇稿子要改七八遍才能过。大领导特别喜欢PUA,我都有点抑郁了。
公务员丙:当年我真是瞎了眼才考的公务员,天天干各种活,没有一天八点前回家的时候,工资还只有三四千,加上年终奖一年也才五六万。我们单位上个月都有30多岁的同事直接累死的,妈的,为了这点钱卖命太亏了。
公务员丁:公务员的升迁太玄学了,反正这里就是压抑,你进来没背景,那你就准备一辈子在基层,就那点死工资,也没啥出息。
上面这四位公务员说的都是真的,但就如同对自己另一半的抱怨一样,“他这人就不爱干净,脱了袜子到处乱扔”是抱怨,“她在外面有别的男人”也是抱怨。你要是连抱怨的性质都分不清,那你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肯定也糊涂。
“进体制内”相当于“结婚”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而具体到每个人身上,你结婚的对象则是非常具体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岗位,所面对的情况完全不同,你不能指望所有人对于婚姻都有完全一致的看法。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听取各种外界信息的时候——我们还是拿婚姻作类比——做到两点就够了:
1、少听抱怨,多听经验。前面说了,每个人都会有不满意自己另一半的地方,但这种不满意是非常具体的,听多了也没意义。你真要问婚姻相关的问题,可以多问经验,比如如何与另一半更好相处、如何择偶等等,这种过来人给予的正面经验的意义,要比负面的抱怨价值大得多。
2、对于别人的抱怨,要听出言外之意。比如一个人如果只是抱怨自己的另一半不爱干净,这就说明此人其他方面其实还好,而如果一个人抱怨自己的另一半撒谎成性、有各种道德问题,那就是另一回事。对个人而言,重要的是在听取这些负面信息的时候,分析清楚自己的情况和自己对负面的接受程度。
总之,在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的前提下,任何工作都有可能被人说不好。而你觉得某个另外的工作好,就跟有些人看着别人的老婆好一样——只不过是因为你还没跟她在一起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