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苹果被印度工厂“坑了”?工作效率拖泥带水,良品率低,还有供应链难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森大叔一开始磨合都这样,这个良品率提升过程就是帮助印度提升制造能力的过程,无非就是多花些时间。人家一心要转移的,再说这些就有点酸的心理。
真正良品率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您并没有细想过。
(资料图片)
此类产品,特别是电子产品,良品率维系在什么之上?
1、素质足够高,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种设备,且对产品制造了解程度足够高的产业工人;
2、有严格品控要求的用工体制;
3、稳定的资源保障,特别是电力、高度纯水(用于清洗部件);
4、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
其它还有很多,这只是最基本的保障。
而三锅对这四样,哪个能足够保障?
2022年,三哥家完全不识字的纯文盲约3.5亿,标准降到最低,仅能读写自己名字即不算文盲的6.9亿,真正达到熟练程度的产业工人,比现在的灯塔国还少,约1000万人(灯塔国现在还有1200万产业工人),且不是所有的产业工人都能从事精密器械加工行业。
品控要求最起码的一点是不能凑合,这一点对三哥而言几乎是要比杀了他们更痛苦的。不让三哥凑合,不如直接要他们的命。
即便是基础设施保障最得力的城市孟买,一周不停三天以上电的情况也很少见,至于水,三哥家每年为争夺水资源,几个邦之间千人以上打群架,死个几十人到100人的情况都是小意思。人都不够,还能用于工厂?
完整上下游配套产业问题其实要解决靠的是上三点。
然后呢?您打算让三哥用多少年来扭转这四点的不利?渡过这个“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