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至超市见所鬻樱桃皆名“车厘子”,因思白乐天“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宁能改为“车厘樊素口”耶?“樱桃”实乃文学意象之重要载体,慎勿数典忘祖,以夷乱夏,箧中尽是“牡丹破萼车厘熟”、“红了车厘,绿了芭蕉”,虽三尺童蒙,亦知其妄诞,博雅君子,可不惧哉?吾爱樱桃之芳姿,慕前贤之雅韵,咏成一绝,聊寄区区之怀:
胡唤车厘汉樱桃,
檀珠几挂紫琼瑶。
朱颜犹润江南雨,
樊素唇边分外娇。
历代诗词歌赋对樱桃吟诵不绝,佳句叠出,改成英文名,于科学并无必要,于文学则意境全失,只能助长盲目崇洋之风。
传承和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不妨就从为樱桃“正名”做起。
但诗不可纯以议论为之,所以这首诗只在开头点了一下中外殊名的事实,接下去还是从眼前所见出发去描写、渲染我们中国人所钟情的樱桃之美。不用说在下“才薄将奈樱桃何”,不能及前贤于万一,但我相信,从这一鳞半爪,也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的意境确实能让小小的樱桃光彩照目,摇曳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