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热映,又勾起了对《三体》的怀念。
《三体》是我最喜欢的科幻之一,其宏大的架构、奇瑰的想象,是当时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的最大动力。现在回想,《三体》的主题其实就是“生存”二字。
《三体》宏大的世界观是基于三条假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生存。文明首要的任务是生存。这没有问题。
2、有限。资源总量有限。这个可以商榷。
3、毁灭。逻辑是,文明要在有限的资源下生存,就要消灭目力所及的其他文明。如果宇宙文明最终得出这么一个宇宙结论,我只能说...我无话可说。
黑暗森林就是基于此。
世界观定了,合不合理另说,但不能矛盾。而最后一部明显是对假设的破坏,证据就是二向箔。
二向箔绝对是大杀伤武器,是无差别且不可终止的毁灭性武器。我记得看到地球被二维化后感受到的伤痛与悲凉,赶紧后翻看有无逆转,但大刘这家伙“毫无人性”,一点也不肯放过我等读者。
但实际二向箔是个最大的悖论,一来它把世界二维化,浪费了有限的资源;二来它最后会反噬发起者,又违背了第一条假设。愚蠢的武器!
我强烈建议大刘加上第四条假设:边界。
任何文明都应该有能力边界和道德边界。能力边界是硬的,你可以炸掉星球,但不能毁灭宇宙;道德边界是软的,冲突可以,但不能像美国警察一样,看见黑人就杀。
就此,我提出一种科幻创作三原则:
1、生存。不解释。
2、边界。已解释。
3、冲突。冲突是文明之间乃至文明内部永恒的主题,但受到前面原则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