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来国内互联网上充斥着“西方都躺平了”、“国外都放开了”的声音,所以我就抽点时间找了点例子来看看西方是不是真的躺平了。

九安医疗,国内一家做核酸生意的企业,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半年报里写了什么:


(资料图片)

再来看看它的营收:

不难看出,九安医疗半年来的主要营收来自于卖到美国iHealth试剂盒,海外营业收入高达230.53亿,占公司收入比例99.08%。

注:DLA是美国国防后勤局(Defense Logistics Agency)。

以上都是国内炒股软件里能查到的信息,不信的可以自己动手查一查。

我就有个疑问了:如果国外真的躺平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从中国进口抗原试剂盒呢?为什么还要检测呢?

英国的贵族学校(比如King"s College和《间谍过家家》的原型Eton College)一天一检从未停过,估计很多人知道我就不多说,让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学校,比如2019福布斯美国大学排行榜排名第44名、被誉为全美第一女子学院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Wellesley College),它的官网上的防疫政策是这样的:

简单来说,一个月8次抗原检测,阳性就隔离5天,隔离结束后5天内与他人在一起时必须戴口罩,我还看见有网友反应现在学校要求七天三检(未核实),不过不管哪一种,这叫躺平吗?不信的人可以自己去学校官网查看:https://www.wellesley.edu/healthservice/covid-19-information。

再来看一个2022年11月22日的新闻:

简单说就要求华盛顿特区公立学校的学生在感恩节后回校时提供新冠阴性证明,这叫躺平吗?

说真的,我只是在网上随便看了看、随手验证了一下一些说法是否属实,就能看到这些表明西方根本没有防疫想躺平的例子,为什么国内的互联网上却充斥着西方躺平了的说法?微博和推特上各种信息海了去了,动手查查不就知道到底是真是假,何必人云亦云,还是说有人故意的?

不过说到故意,我确实知道有一个故意的:

对国内说新冠死亡率低、放开没事不会医疗挤兑,转头对外媒说大陆放开一定会发生医疗挤兑,除非你告诉我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有两个叫金冬雁的教授。

说个题外话,我对抗原卖的这么火稍微有点好奇,于是翻了翻信息发现西方主要国家里抗原便宜、核酸贵,区别还挺大,让我们看看一位在欧中国人的吐槽:

我看到有英国人说做抗原只要2英镑,而24小时核酸却要120英镑,那确实一般人做不起。当然,具体价格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部门的价格差别都很大,比如机场就是别的地方要更贵。

于是这就是产生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所谓的“躺平”就真的不用做核酸了?显然不是。肯定会有人说,免费核酸的钱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对,但从西方这些防疫措施上就能看出,取消免费核酸后羊毛不仅没还给羊还要羊再扒一层毛去自费检测,二者你喜欢哪一种?

对于医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来说,防疫和躺平哪个更挣钱?

躺平后财政不再负担检测费用,那意味着核酸检测价格可以和西方一样上天,不仅如此,各种呼吸道相关的药物和呼吸机之类的厂商都能分到一笔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版本的新冠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破坏的积累和加剧,到时候会是整个医药行业的狂欢。

借用贾队长的一句话:躺平前要做核酸抗原,躺平后还要做核酸抗原,那不是白躺平了吗?

另外我想问一句:是谁给了国内互联网信心认为躺平以后三产能活的错觉?

我随手翻了翻英国《卫报》的相关报道:

来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2/oct/24/we-need-help-now-uk-hospitality-warns-of-tidal-wave-of-closures-as-crises-loom

来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2/jul/20/uk-hospitality-sector-struggles-as-inflation-soars

我记得7月时卫报还提过英国去年5月至今年5月的一年内,倒闭的餐馆和酒店数字同比增加约六成,当时只是看了看忘截图,如果哪位能找到那篇报道就谢谢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躺平后民众需要多拨出来一部分支出要用于各种核算抗原检测,而且肯定有一部分人为了减少感染几率会选择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毕竟无论哪里的老百姓看病都是要花钱的,本来就难还要把钱都花在医疗上,三产怎么好得起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