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昨晚《鲁健访谈》节目采访了神七、神十三航天员翟志刚。

2008年,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翟志刚成为了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时隔13年,作为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的翟志刚,第二次踏入太空。


(资料图)

神七那次出舱只有20分钟,而神十三两次出舱分别是6.5小时和6小时。主持人鲁健说,在之前的采访中,翟志刚曾说第一次出舱是还有一点害怕的心情,于是便问到,这次出舱是不是没有了?

但是翟志刚却斩钉截铁的立刻回复说:有!

翟志刚解释说:视觉的冲击神七的时候有记忆,到了神十三再出舱,视觉的冲击力仍然是那么大,那么震撼,神十三任务舱外作业时间长,是因为它有实质性的操作。

神十三出舱与神七出舱的另一个不同,就是这次有与机械臂的配合。在谈到与机械臂配合时有没有担心时,翟志刚坦言还是有的。

“除了机械臂这一个杆,一个脚限位器,就是舱体。你扶着舱体,脚卡进去了,卡进去之后,觉得脚限位器有间隙,晃荡。这一晃荡,就觉得是不是连接上了?是不是会断掉啊?那就有这种担心。”

“再一个之后你上了机械臂,你这个视野就随着机械臂来动了,它还给你转到外太空,整个舱体你就看不见了,整个看见的就是不叫漆黑一片,叫深不见底一片,太深了,没有边际,有一种自己无法征服,或者是恐惧的这种感觉。深渊,就是那种感觉,在天上出舱的时候还是很强烈的。”

神十三任务,是截至目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了。在之前一次采访中,翟志刚曾透露,在与家人们视频连线的时候,曾让家人把镜头对向窗外,看看街道上的模样。

在这次采访中,翟志刚回忆起在空间站的生活时谈到,随着在天上的时间累积,当一个人在舷窗看地球旋转的时候发现,是看不见地球上那种生机勃勃,让人有生命感的景象的。

唯一能看见的就是民航飞机拉的尾迹,在地面上看时没啥感觉,但在天上看时,感觉这是人类生命的一个东西。

翟志刚说,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到,离地球那么远,我还能不能安全地回去,也在嘀咕。一个人工作干完了趴在舷窗上往外看,会琢磨回去好像挺难哪,挺危险,越琢磨越孤独。

于是跟地面视频的时候,就像看看窗外的景象,即使是一辆拖拉机开过去,都是那么惊喜那么亲切。

在被问到关舱门离开空间站时,会不会有一种留恋的感觉时,翟志刚说,不是关舱门的时候留恋,是要关舱门了还在工作的时候,觉得这六个月不容易,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恋恋不舍。

神十三乘组的另外两名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也有这种感觉。说到这,翟志刚讲起了撤离空间站前的一个小故事,他跟叶光富说,要不跟地面申请申请,你别回去了,等神十四他们上来了你带一带他们,然后跟他们一起回去。

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曾在2015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在太空生活了一年,回来后写了一本书。在书中他提到,刚回地球的48小时,去浴室洗澡会发现自己整个腿都是肿的,背上还起一些皮疹什么的。鲁健也有问翟志刚,自己有没有发现身体有一些异常的状况。

翟志刚说,在太空就能看见自己腿变细了,膝关节变大了。在太空时间越长,对人的影响就越深,而影响越深的东西,恢复得越慢。落地后会发现自己的核心力量不足,变弱了,而且这种变弱是医学检查检查不出来的,只有自己知道。

在接受鲁健采访时,翟志刚还被问到了曾经作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备份的过往。被问及作为备份,当时是否会心情低落时,翟志刚说:低落谈不上,当时14个航天员都在为神舟五号这一个位置努力,能进梯队就觉得很骄傲了。

鲁健进一步追问,神舟六号有两个名额,但那次仍然是备份航天员,难道就不会低落吗?

这时翟志刚也坦言,神五之后有些放松了:“神五完了之后,我就觉得吧,这神五都备份了,而且还第一备份,到神六肯定就是我了,就放松了一下,到神六一公布成绩,完了,滑到第三名以后了。”

“一个是我觉得我是神五的备份航天员,到了神六的时候觉得应该能排到我,后来发现神六它也不排队,还是看成绩,还是看训练成绩。很残酷,就重新洗牌了,本来以为神六就是我的了,没飞上,到了神七就下功夫,到神七是真下功夫,那神七我发现我要一下功夫还行,成绩不错。”

据此前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这些火箭未来将承担起载人登月、火星探测、木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等任务。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在2030年左右具备将中国人送上月球的能力;重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后将把我国运载地月转移轨道发射能力提升至50吨,支撑月球开发活动。

在采访的最后,鲁健还问翟志刚,有没有想过自己登上月球的可能。

翟志刚回答说,没有想过这件事,这事儿离自己有些远。

现在的航天员队伍里,有了越来越多的更年轻的人加入,比如王亚平、叶光富等80后。在被问到新一批航天员是否有机会登月时,翟志刚说:都有机会,既有可能,又有机会,兴许他们就真的能登月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