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十月的镇江,烟雨朦胧,细雨如丝般轻拂过古城的青瓦白墙,氤氲出一幅水墨丹青。25名来自西藏堆龙德庆中心小学的师生第四次跨越山河,从雪域高原一路向东,踏上这座温婉的江南古城。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稚嫩的脸庞在微凉秋风中泛起红晕。在镇江民警张苏多年坚持不懈的牵线搭桥下,在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关爱支持中,这群高原少年开启了一场为期四天的深度游学之旅。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远行,更是一场文化交融的心灵旅程。
走进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孩子们安静地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聆听那段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枪声虽已远去,但展柜中斑驳的军装、泛黄的家书和锈迹斑斑的武器,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他们的眼神由最初的兴奋转为庄重,仿佛穿越时空,与先烈对话;探访恒顺醋博园,他们亲眼见证了香醋历经三年陈酿的匠心工艺,从原料筛选到精细加工,每一步都凝聚着时间与耐心,只为成就最终的卓越品质;乘船泛波至北固楼前,面对浩渺长江,孩子们齐声诵读辛弃疾的词句:“满眼风光北固楼。”江风拂面,诗句入心,胸中豪情油然而生;伫立焦山碑林,孩子们屏息凝神,细读历代碑刻,体味汉字演变与文墨传承的厚重;在模拟法庭,穿上法袍,敲响法槌,一锤定音间感受法律的尊严与公平,法治精神的种子悄然播撒心间;驻足金山寺前,仰望飞檐翘角,听导游讲述“白娘子被镇雷峰塔”的传说,古刹钟声悠扬,仿佛穿越千年,将人带入那段凄美动人的神话梦境;在芙蓉楼畔,孩子们齐声诵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雨丝飘落江面,诗句随风入耳,江南的气韵悄然浸润心田;漫步西津渡千年青石路,脚下是唐宋以来无数商旅踏过的痕迹,指尖轻抚斑驳城墙,仿佛听见古时驼铃悠悠回响,看见帆影点点沿江而下;在镇江博物馆,倾听每件展品所承载的千年历史记忆,体悟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漫步展厅间,感受时光流转中的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在镇江江滨医院的心脏筛查,医护人员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凭借专业精神和温情呵护每一朵格桑花,传递城市的温暖与大爱。在江苏科技大学,藏族与汉族师生共同探索船舶科技与蚕桑文化,通过动手实践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他们重逢了曾赴西藏支教的大学师生,再次架起雪域高原与长江之滨的桥梁,续写教育帮扶的温暖篇章。
张苏和志愿者们全程随行,用镜头记录每一个动人瞬间。孩子们亲切地称呼志愿者为“江南姐姐”,一声声呼唤里,情感交融如家人般温暖。临别分享会上,赤列曲珍坚定地许下心愿:“我将来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带队老师动情地说:“我们从说着‘江南好’,走到让世界说‘西藏更好’!”
最后,孩子们将格桑花种子轻轻撒入镇江的泥土中,期盼来年榴花似火时,江南沃土能绽放出高原的倔强——山海相拥,万朵嫣红映照民族深情。
(文:杨志江 图:殷子涵)
责编:张靖雯、王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