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销售业绩、房企拿地、房企融资等数据,前往中指云查看→


(相关资料图)

8月8日,有市场消息称,截至目前,碧桂园仍未能支付应该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的票息。而碧桂园方面回应称,仍处在30天付息宽限期内,正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当日,一名接近碧桂园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强调,“目前(碧桂园)不会有大的系统性问题,还在三十天期限内,并未违约。”

记者根据“企业预警通”不完全统计,目前碧桂园存续的境内债券共19只,年内到期境内债务共101.9亿元。不过,公司账面现金可以覆盖短期债务。同时,碧桂园在积极寻求金融机构的支持并获得新的融资,近期亦积极偿债。

正积极优化资金安排

8月8日,有市场消息称,截至目前,碧桂园仍未能支付应该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的票息。

据悉,两笔债券分别为碧桂园4.2%N20260206和碧桂园4.8%N20300630,均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且发行规模均为5亿美元,期限分别为5.5NC3.5和10NC5,到期日分别为2026年2月6日和2030年8月6日;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瑞银集团、渣打银行、里昂证券。

据了解,仍处在30天付息宽限期内,碧桂园正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碧桂园需要在9月7日前完成票息支付。

据媒体报道,有碧桂园内部人士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做好保交付、保刚兑、保安全工作。2022年,公司交付房屋数量总和接近70万套,预计今年还要交付70万套房屋,上半年已顺利完成27.8万套的交付任务,交付量继续稳居行业第一,且不存在逾期未交付的情况。

近期多次澄清市场传言

事实上,自7月中旬以来,碧桂园就处于风波之中,市场不断显露出对碧桂园融资和经营状况的担忧。

除“未支付两笔美元债票息”消息外,近期有传言称,“佛山市派出副市长带队的工作组进驻碧桂园”,要求碧桂园盘点资产,暂缓考虑其发债事项。之后碧桂园称“不属实”;另有网传截图显示,8月7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要求碧桂园尽快缴纳其于6月获得的一宗位于佛山市南海的土地第一期出让价款,金额约13.7亿元。据相关报道,接近碧桂园人士回应称,目前未收到政府相关文件,“针对各方关切的问题,公司已第一时间沟通各级部门推动解决,积极按协议履约”。

市场传言不断发酵的同时,碧桂园港股价格及旗下地产债券7月中旬以来连日异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碧桂园最近的处境与房地产市场整体状况密切相关。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显示,今年前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3.99万亿元,同比下降4.6%,增幅相比上月下降4.7个百分点,而TOP100房企7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4.1%,环比下降33.8%。

房企销售业绩、房企拿地、房企融资等数据,前往中指云查看→

境内债券年内仅少量到期

“企业预警通”显示,目前碧桂园存续的境内债券共19只。其中一笔13.6亿元的公司债在8月10日到期、一笔58.3亿元的私募债在9月2日到期、一笔30亿元的公司债将在11月20日到期到期,年内到期境内债务共101.9亿元。同时,该集团旗下其他融资主体也有少量债务将于未来一个季度内到期。

碧桂园集团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集团拥有可动用现金1475.5亿元,其中非受限制现金1282.81亿元,而对应的短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约937.08亿元(含优先票据、公司债券、可换股债券及银行和其他借款),即其账面现金可以覆盖短期债务。

同时,碧桂园亦在积极寻求金融机构的支持并获得新的融资。7月14日,该公司与创兴银行订立融资协议,获得3500万美元定期贷款,贷款期限为36个月。7月20日,该公司再与中国银行(香港)及多家财务机构签订融资协议,获得约35.83亿港元及3.89亿美元定期贷款,该笔贷款将用于偿还2019年的借款。

而碧桂园近期也正积极偿付:8月3日,碧桂园旗下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计划于8月12日兑付“21腾越建筑MTN003”的本息8.38亿元;8月7日,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提前兑付“20碧地02”未回售债券的本息。该债券发行金额13.6亿元,票面利率为4.19%,为5年期,附第3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记者看到,面对债务压力,碧桂园董事会此前强调,公司在坚决履行保交付、保民生职责的前提下,为了确保现金流安全,将积极考虑采取各种对策,包括但不限于压降各项经营支出、加快回款安排、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管理及优化债务偿还安排等,同时积极寻求政府及各方监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