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部《红楼梦》奇书,笔下悬案留千古,惹后人如痴如癫。对这部奇书,我有过几件轶事。

读小学五年级时,哥向袁姓同学借了一本没封面的破书。邻居吴大姐见了,好奇地随手一翻,原来是《红楼梦》,她不由分说抢去先睹为快。未料上班时读此书被头儿撞见,即刻没收。未几,袁哥上门索书,哥陪他到吴大姐家,吴大姐说了实情,袁哥当场哭闹起来。袁哥执着,有段时间几乎每天上门,也让我体会到了“欠债”的滋味。

上世纪70年代,母亲收到舅舅从北京寄来的四大名著。那时,老爸学会了精装书籍,将这套书改成了精装本。我慕名读了《红楼梦》,虽认其字,不解其意,硬啃至第九回,还是作罢。

投笔从戎后,细细品读了红学大师的评论文字,便续读《红楼梦》,纸上厘清人物关系后,当书签夹在书里,似有所悟。斯时,我爱上了诗歌,细品《好了歌》《好了歌解》等诗,方感曹先生对世道人心剖析,深刻通透。抄下诗篇,反复背诵,粗解其意,同频共振。

哥听说我喜欢《红楼梦》诗,给我寄来了《红楼梦诗解》。我如获至宝,有空就玩味此书。那年,徐州的夏夜非常热,战友们在月光下乘凉聊天,唯有我躲在寝室的蚊帐里,如痴如醉地读《红楼梦诗解》,突然,指导员掀开蚊帐,见我正津津有味地看书,感叹道:“真用功!”部队要求被子叠得有棱有角,但我的被子一直歪歪扭扭。因为我担心书放枕头底下被人乱翻,就将书塞进被子。有天傍晚回到宿舍,被子里空空如也,那本被我视为珍宝的《红楼梦诗解》不翼而飞了,我耿耿于怀了很久难以释然。多年后我又买到了这本诗集,但已没了当年的诗兴。

复员返沪后,读书工作,结婚生子,没精力再读大部头的原作,但看了改编的越剧、电影、电视剧和连环画,凑起来也算五遍。那天去医院探望老父,他取出那套自己精装的《红楼梦》说,你哥还欠同学一本,这套还给他吧。我笑曰:“现在这书到处都有,不稀罕了。你不是讲老人家说过,《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吗,你读了几遍?”老父曰,三遍。我说,那你再读两遍吧。老父憨笑。(李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