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高点成立的主动权益类定开基金密集迎来开放日,超三成产品跌破面值,部分产品甚至面临清盘风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华南一家基金公司公告,旗下一只主动权益一年定开基金开放期为4月20日至5月22日,若开放期最后一个开放日(即5月22日)日终,基金出现触发合同终止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将终止《基金合同》,履行财产清算程序。
截至2023年一季报,该偏债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0.79亿元,2021年4月成立以来收益率为-4.3%,最新净值为0.957元,为“固收+”基金中的破净产品。
据记者统计,5~7月,约有60只主动权益类定开基金将迎来开放日,其中有20只产品(统计复权净值)破净,占比33.33%;表现最差的产品成立两年亏损超43%,目前基金净值仅为0.57元。
统计显示,8~9月即将进入开放期的产品,破净率更是分别达到35.71%、80%。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对此表示,一般而言,随着基金开放日临近,为了应对集中申赎,基金的投资策略可能倾向于保守,权益仓位有所降低。因此,在权益市场表现不好时,距离开放日越远,整体上破净率可能有增加趋势。
据记者观察,近三月即将迎来开放的定开基金多数成立于2020年下半年~2021年一季度,高点成立可能是部分基金破净的重要原因。
孙桂平表示,权益市场高点时基金发行相对容易,规模也容易做大,基金公司有动力去做。但高点成立的产品容易在一段时间内业绩不佳,甚至出现大幅下跌情形。
孙桂平认为,对基金公司而言,在市场高点时要保持冷静,不盲目追逐市场热点,克服短期规模扩张冲动,以客户利益为导向进行产品布局和发行。此举既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也可以树立基金公司良好口碑,有利于基金公司长期管理规模提升。
一位基金销售机构负责人也表示,在市场高位、情绪火热时发行基金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一方面,近两年权益市场的整体波动增大,风格轮动加剧,不同的投资策略、不同投资范围的基金收益率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市场情绪火热时容易出现爆款基金,较大规模给基金经理带来的灵活性限制可能会影响产品未来的超额收益。同时,优质资产的资金容量通常有限,且短期快速上涨很可能估值虚高。过高的管理规模要求基金经理不得不跨出舒适圈,覆盖更多投资机会,调整投资分布,也可能会增加错判的风险,对获取超额收益影响很大。
“高点成立的产品,如果通过均衡和多元化的布局,避免单押一个赛道,并通过抓取阶段性投资机会、控制回撤等方法,也能在中长期斩获一定的超额收益。”该负责人建议基金公司前瞻性布局产品,并将规模控制在基金经理能力范围内。
由于定期开放式权益类基金表现不及预期,该类基金的发行也陷入低迷。最近一年仅有7只定开权益类基金成立,同比减少24只;平均发行规模2.71亿元,同比下滑42%。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