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碳酸锂价格在2022年末进入了下行通道,但前期的暴涨仍让锂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不过虽然锂盐企业的暴利不假,但大多数企业成本水平事实上并不能达到中下游企业所说的3万元/吨。


(资料图)

截至4月末,锂矿、锂盐类企业2022年年报全部披露完毕。除了营收、利润数据如预期般强劲增长外,部分公司还在年报中披露了锂盐业务收入、成本和具体产销数据。

以上述数据为基础,便可以计算出当期单位成本,从中也可以看出全行业的生产成本的大致范围。

目前,纳入Wind锂矿板块的上市公司一共19家。

其中,剔除未投产、未并表、未披露相关数据的公司后,2022年年报具备参考价值的样本公司为12家,按照上述方法计算,这部分公司当期平均生产成本为12.44万元/吨,较2021年时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涨。

成本上涨延续至一季报

2021年时,10家样本公司锂盐产品的“账面成本”平均值在4.47万元/吨左右。

到2022年,随着Pilbara公司拍卖价格的走高,澳洲进口锂精矿价格相应上调,以此为原料的国内锂盐厂成本随之抬升。

以雅化集团为例,该公司2021年锂盐产品收入24.66亿元,销量2.91万吨,对应每吨成本为4.89万元/吨。而到了2022年,采用同一方法计算的锂盐生产成本已经达到18.01万元/吨。

进一步比较各样本公司成本变化,也符合上述“进口矿成本带动成本抬升”的行业特征。

同期,赣锋锂业成本由每吨4.8万元升至15.6万元,江特电机由6.66万元升至17.1万元,盛新锂能由3.45万元升至10.12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今年一季度受到锂盐价格下滑影响,进口矿价格也开始有所回落,但是其价格变动相对滞后,也使得主要氢氧化锂企业一季报成本端同比出现非常明显的抬升,并侵蚀了相当可观的利润。

以天华新能、赣锋锂业、雅化集团为例,受到今年一季报氢氧化锂销售均价高于去年同期的带动,这三家公司收入端均实现增长,却无法对冲掉成本抬升的负面影响,成本端增幅均明显大于收入端增幅。

其中,天华新能收入增长4.42%、成本增长166.11%;赣锋锂业收入增长75.91%、成本增长230.59%;雅化集团收入增长14.21%、成本增长77.19%。

“本期生产锂盐产品所需原材料价格较高,导致成本上涨幅度远大于收入上涨幅度。”对于成本增长,雅化集团一季报指出。

如果从进口矿价格走势来看,预计最快也要到今年二季度的后期,相关企业成本压力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缓解。

盐湖提锂、自有矿龙头领跑

实际上,观察锂盐企业成本的意义十分重要。成本越低,在行业低谷期的风险抵御能力越强,在行业高位时其盈利弹性也会越大。

2022年就是如此,锂价上涨背景下,成本与利润率呈现非常明显的负相关特征,12家样本公司中无一例外。

而与上述外购原料类企业相比,盐湖提锂、矿石提锂龙头2022年单位成本虽然也有小幅提升,但整体变动幅度十分有限。

其中,盐湖股份、藏格矿业生产成本继续保持在3万元/吨左右,天齐锂业、永兴材料两家锂辉石、锂云母提锂龙头成本则由4万元小幅提升至5-6万元区间。

得益于此,上述4家公司2022年报表毛利润率可达到85%至92%。

至于毛利率达到94.89%的西藏矿业,本身参考意义较为有限。因为该公司当期产品以锂精矿为主,加上单位售价、成本显著低于碳酸锂等锂盐产品,使得公司成本、利润率表现显著异于可比公司。

将上述12家样本公司年报的利润率、成本水平进行排序,也可以大致分为几个不同梯队。

第一梯队,就是盐湖股份、藏格矿业,成本3万元/吨左右;第二梯队,永兴材料、天齐锂业,原料100%自给的矿石提锂行业龙头,成本5-6万元;第三梯队,盛新锂能、中矿资源、赣锋锂业,原料部分自给,成本在10-15万元。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盛新锂能、中矿资源2022年均存在一定代工业务,这可能会使得上述成本水平无法准确反映。

如中矿资源年报指出,“在自有矿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外购原材料以及富余产能代加工的形式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加公司生产效率和利润水平。”

第四梯队,则是原料全部或者绝大部分外采的锂盐企业,如雅化集团、天华新能等,企业经营风险敞口更大,面对锂盐价格大幅波动的同时,其成本端也会跟随进口矿价格不断变化。

至于单位成本水平“奇高”的融捷股份,也是因为该公司并表产品实际上是“二次提纯产能”,将工业级产品提纯到电池级,本身并未使用自身锂矿进行锂盐生产,其锂矿全部销售给了关联公司成都融捷,并通过投资收益的形式来增厚上市公司利润。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