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康耕甫) 日前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2)》显示,目前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中金融机构还是以银行业为主,但近年来金融业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基金业的变化巨大。
(相关资料图)
此外,第三方机构的作用逐渐凸显。平台经济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数据能力以及庞大的客户群和数据优势,在财富管理市场上为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转型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中国数字金融合作论坛秘书长张健华表示,金融行业的数据需求量是最大的,对第三方数据的使用也最多,在金融数据的采集方面,个人信息采集处理需同时遵循“充分授权”“最少”“必要”三项原则,此外,数据主体的二次授权原则也需要引起重视,防止“一次授权多次使用”以及“链式使用”所引发的风险。
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核心是数据
近年来,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正在加快,为财富管理提供了一些坚实的技术支撑。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或者金融科技的技术运用,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运用最多的就是金融领域。数字化助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一般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营销方面,有助于实现客户分类的精准化。可以通过对客户画像进行深入分析,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对象,对客户有一个准确的定价,在数字化时代是可以做到个性化的,可以做到“一人一策”,甚至是为每个人进行单独定价。
其次是智能投顾,投顾分工实现精准化营销。如何实现“精准化”呢?为了给大家在投资理财时提供比较安全可靠的收益,并且实现风险收益更精准的匹配,这其实需要有很好的投顾做支撑,这也是财富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第三,产品多元化也是实现精准化营销的重要抓手,通过市场分析和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可以开发出不同的理财产品,提供更多的服务品类,从而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实际上,商业银行近年来一直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而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其实不在于硬件和所谓的模型,而在于数据。硬件可以外购,软件也可以外购或自行研发,但数据还是要靠自身积累,因此数据是核心。
“作为银行,重点发力的环节主要是业务数据化、数据场景化、场景智能化。银行所有业务最后一定要数字化,而数据来自于场景,数字经济一个特别典型的特征就是很多时候全部进行了数据场景化。然后通过大量的后台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把这些数据价值真正地挖掘出来。”张健华表示。
数据是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只有不断地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才能精准地构建客户的标签,客户的画像,完善客户的信息等等。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挖掘到客户的偏好,包括投资偏好、风险偏好,增加客户黏性,防止异常交易,提升销售的精准度等。
金融数据采集要遵循三项原则
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数据要素具备不被消耗、依赖传统要素、具有渗透性和合作性、较强的正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性等特点。
不过,数据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约束,因为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确定数据的产权。在解决数据确权问题后,下一个环节就是数据的流动问题。“没有流通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数据的要素价值就没办法实现,没有办法实现数据的要素价值数据流动的市场就无法建立。流通是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充分必要条件。”张健华表示。
而金融行业的数据需求量是最大的,对第三方数据的使用最多,也最容易触雷。对数据安全的保护以及对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尤为重要,张健华认为,金融信息采集时要遵循“充分授权”“最少”和“必要”三项原则,当前“最少”和“必要”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比较难遵循。
“央行出台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征信采集信息的要求,但这些要求还延伸不到信息收集环节。另外要纳入的征信信息范围过大,金融机构和科技机构在合作的时候,第三方数据如何交付以及征信范围如何界定等,都是目前亟需讨论的问题。”张健华说。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也对金融信息的采集有一些基本要求,尤其是对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以及处理信息的种类。当个人信息发生变化时,数据的采集要重新取得个人同意。“比如,平台在第一次使用用户的数据后,如果再拿着数据要与金融机构合作,这个环节就存在‘二次授权’的问题。对于征信机构而言,如果征信机构再与金融机构合作,又将面临一个‘二次授权’的问题。是否每一次都要进行必要的授权?”张健华举例说。
“我认为,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只要是变更了使用用途,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每一次都应该进行授权。此外,我们要防止一些APP在采集用户信息时通过所谓的格式化条款将用户信息进行‘一次授权多次使用’以及‘链式使用’。因此,目前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张健华表示。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