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李唐宁)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近年成绩斐然,本土供应链总体完善,产品门类较为齐全,投资持续高增。但也要注意到,电子元器件行业“大而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骨干企业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

分析人士认为,强大终端市场和新技术应用叠加,我国基础电子市场发展具备实现赶超的机遇,未来提升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市场供给话语权、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尤为重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产销两旺 电子元器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当前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汽车电子、5G通信、物联网以及航空航天、能源交通、军事装备等领域。在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中,电子元器件处于上游位置,其质量水平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电子系统和整机产品的性能。

当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第一大生产国,企业数量超万家,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领先地位。2022年,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拉动行业需求,叠加消费类电子需求复苏,电子元器件重点应用领域稳定增长,行业龙头企业与下游深入合作,企业产销两旺。工信部本月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分别超出工业、高技术制造业4个和0.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投资也保持增长,社会资本加速向电子元器件产业聚集。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全行业销售额增速超过15%,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2022年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8%,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高8.5个百分点。

在社会资本助推下,各地产业聚集发展打开了新格局。如深圳已成为全国电子元器件贸易企业聚集区,电子元器件分销企业营收额全国占比超过65%;北京怀柔区聚集近百家传感器及高端仪器装备企业,成功打造百亿级传感器产业基地;安徽铜陵和广德分别形成5G关键元器件材料设备和印制电路板产业集群。

上海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认为,未来一年看好“新安全新制造”带来的半导体设备、材料与零部件板块投资机会。如在电子行业内,电池管理系统(BMS)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未来储能需求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推动BMS需求快速增长,具有多年技术沉淀以及应用升维能力的企业或将充分受益。

顶层规划方面也对行业发展做出了部署。《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优势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安全供应水平显著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力争15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

大而不强 市场规模与市场供给话语权错配

加快电子元器件及配套材料和设备仪器等基础电子产业发展,对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乃至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要认识到,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企业整体实力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骨干企业不强等问题亟待解决。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化能力,与国外产品水平、产业体系存在差距。一是行业集中度方面,企业存在散、小、弱难题,缺乏强而有力的骨干企业,也缺乏能够统筹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链主”企业;二是上游供应链保障能力较低,电子元器件处于信息技术产业上游,同时自身也有供应链保障需求,关键核心电子材料、零部件和专用设备等产业基础薄弱;三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例如用量最大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市场份额的90%以上被外资企业垄断,我国市场占有率低于4%,BAW和F-bar滤波器等电子元件高度依赖日本村田、韩国三星、美国Skyworth和Qorvo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今全球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分销行业集中度较高,全球涌现出艾睿电子、大联大、安富利和文晔科技等一批企业。近年来,我国部分本土分销商通过兼并收购不断做大做强,销售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分销企业数量达到9家,相继出现如中电港、泰科源、深圳华强等我国本土领军企业。

但是,与国际大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分销商相比,中国本土分销商的分销规模普遍较小。不仅如此,当前电子信息行业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交易模式存在产品供需能力保障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非理性市场因素扰动等问题。

“我国在庞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供给话语权之间存在资源和能力的错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际交易中心筹备组组长陆志鹏表示,在传统分销领域,供应链企业销售规模与国际头部企业差距非常显著,“这与我国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消费大国的地位严重不符。”

为提升信息透明度与交易环节规范化,建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发展本土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分销商、汇集国际渠道资源迫在眉睫。2月3日,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交易中心提供用户集采、聚合竞标和自助撮合三类模式,用“更大的交易规模”实现“更低的采购总成本”。据悉,交易中心着眼于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服务的对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各个工业部门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既包括电力、机械、矿冶、交通、化工、轻纺等传统工业,也涵盖航空航天、通信、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高速轨道交通、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主体通过交易中心开展合作,助力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行业开拓创新发展。

为维护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工信部也提出,引导终端企业优化电子元器件产品采购模式,倡导优质廉价,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哄抬价格、肆意炒作等非理性市场行为。加强对电子元器件行业垄断、倾销、价格保护、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预警和防范,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编辑:王姝睿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