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月10日电(记者汪友若) 2023年伊始,外资做多中国资产的情绪显著升温。1月9日,借道沪深股通的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买入77亿元。其中,北向资金重仓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分别获净买入14.49亿元、13.23亿元、9.89亿元。北向资金已连续4个交易日净买入,净买入额分别为18.44亿元、127.53亿元、60.66亿元、77.00亿元,合计净买入283.63亿元。
从对2023年中国资产的展望来看,“超配中国”已成为外资机构强烈的共识。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在日前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积极乐观看待2023年中国市场整体表现,MSCI中国指数还有超过10%的上行空间。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在此前的预测中也提到,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总体回报率约为16%,2023年上述两大指数每股盈利增幅分别为8%、13%。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外,在监管政策不断优化、盈利触底反弹的大趋势下,港股及中概股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了诸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5个交易日净买入277亿元
新年开始仅5个交易日,北向资金便大举加仓A股277.19亿元,日均流入速度显著高于2022年下半年。
从流入结构来看,外资正重新布局其重仓行业,呈现整体等比例加仓的特征。兴业证券统计显示,从北向资金细分行业净流入看,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代表的成长风格,以及银行、汽车等方向成为新年首个交易周北向资金主要加仓方向:白酒、保险、光伏设备、电池与股份制银行分别获北向资金净买入30.3亿元、20.9亿元、19.6亿元、16.3亿元和14.1亿元。
回望2022年,美债收益率上行等因素明显制约外资入场节奏。但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全球通胀压力有望趋缓,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央行陆续放缓加息节奏,新一轮货币宽松有望重启,外资入场节奏的最大制约因素正边际改善。
瑞银证券中国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2023年增量资金入场将显著提振A股表现,预计未来半年公募和私募将分别有约3000亿元的资金进入市场,而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额有望达到2000亿元以上。
高盛同样预计2023年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规模将回到正常水平,即300亿美元左右。
国际投行看好A股盈利两位数增长
在国际投行看好A股的众多理由中,“盈利复苏”“低估值”成为两大关键词。“2022年市场所反映的悲观情绪主要在于疫情反复扰动,以及房地产市场走弱,但目前这两大担忧已逐步消退。”孟磊说。
在不少外资机构看来,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正推动中国经济不断走向复苏。
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表示,积极乐观看待2023年中国市场整体表现,其中MSCI中国指数还有超过10%的上行空间。在他看来,看多2023年中国市场主要有三大理由:中国市场的消费复苏有望带动上市公司盈利整体回升;估值虽然较2022年低位有所反弹,但当前中国资产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下,有较强吸引力;此外,2023年发达经济体普遍将面对经济衰退的问题,这将影响海外市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对比之下,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瑞信中国证券研究主管黄翔也表示,经过2022年大幅调整后,当前MSCI中国指数动态市净率为1.2倍,为2006年以来第二低位,仅稍高于2015年10月中创下的历史低位。黄翔预计,2023年中国政策的重心将进一步向稳增长转移,这一转向不仅利好宏观经济改善,更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2023年中国消费有望实现强劲复苏。受较高基数影响,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有所放缓,但依然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孟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市场盈利复苏的空间。他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与下游利润率改善将带动A股盈利增速从2022年的4%跃升至2023年的15%。在市场风格研判上,孟磊短期看好以房地产和消费为代表的价值股,若整体市场如预期企稳,风险偏好回升,中期(3至6个月)成长股表现将后来居上。
港股、中概股同步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外资看好的中国权益资产,不限于A股市场,也包括港股市场和美股中概股。
2023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均创下了历史最佳开年表现。这一方面缘于外资回流,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港股及中概股自然会获得资金青睐;另一方面,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审计监管于2022年取得积极进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孟磊表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审计底稿方面取到了比较高度一致的意见后,中概股退市风险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已经消退。并且,中概股在板块构成上主要偏向于互联网,而互联网板块2023年的盈利有望较2022年低位实现较大增长。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策略师王滢认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对中概股的审计呈现较正面的结果、强美元见顶、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以及消费复苏敞口较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离岸市场的中国资产价格弹性或更加突出。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