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2月22日电(记者 郭慕清)当下,科学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且外资企业占据大半国内市场,本土企业如何突围并抢滩布局这一千亿级市场,引发业界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近日获悉,为了提升产业链的协同价值,我国“科学服务第一股”泰坦科技近期有“大动作”,正在加速布局实验室智能化研发。其产业投资基金泰坦合源,联合接力天使投资基金,向上海钒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钒锝科技”)投资数千万元,希望通过深耕新赛道和新产品,赋能中国实验室设备自主化。
国际品牌占据大半江山 本土企业存在短板
目前我国科学服务行业发展状况如何?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一是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该项投入处于高速增长期,2000年至2020年经费增长26.27倍,年均复合增速17.97%,占GDP比重2.1%,位列全球第一,市场容量已超千亿元。
二是,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比情况。据《中国科研服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现状与前景评估预测(2022-2029)》显示,目前外资企业占据国内90%以上的科研服务市场份额。在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国际头部科学服务企业德国默克、赛默飞世尔科技、丹纳赫的在全球市场总收入分别是180.95亿美元、255.94亿美元、179.10亿美元,而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分别高达22.94亿美元、27.52亿美元、23.08亿美元。
细分赛道的数据还显示,目前科研试剂市场规模近百亿元,但以默克、丹纳赫、艾万拓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的90%,而在重组蛋白这一领域中,进口产品高达80%,工具化合物的进口产品高达90%;此外,从分布格局来看,我国进口试剂有81%分布在中高端市场,19%分布在低端市场。
产业格局缘何如此?上海一家创投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外资企业是凭借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优质的产品质量,才能占据国内绝大多数的科研服务行业份额。而本土企业由于科研服务行业起步较晚,受技术与人才壁垒、规模壁垒、品牌壁垒、资金壁垒等影响,落后于外资企业。
“产业+资本” 助力科学服务“加速跑”
泰坦科技于2020年10月登陆科创板,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但近两年借助于“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正在“加速跑”。
据悉,泰坦科技成立产业基金,就是希望通过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帮助被投资公司快速实现规模化成长,从而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泰坦合源投资领域包括科学服务行业上下游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高端试剂、高端仪器、高端耗材、生物医药领域,如宁波萃英、威格科技、英泽生物等。此次投资钒锝科技,主要专注于实验室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研发,其核心创始团队曾是全球知名实验室仪器产品与智能物联网企业的一线研发与商务人员。
泰坦合源创始合伙人支江表示,二者合作可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泰坦科技自身产品体系的研发生产,可以引入钒锝科技在实验室自动化方面的技术方案储备,并通过需求的提升助其实现产品不断迭代升级;钒锝科技也有机会借助泰坦科技在科研领域的渠道优势和对实验室场景的深度理解力,不断覆盖高校院所实验室及企业研发中心,带动实验室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快速应用。二者合力,共同引领实验室智能化变革。
一级市场遇冷,很多创投机构选择“投早投小投科技”。接力天使投资基金自2013年成立之始便专注于此策略,其深耕数字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目前已投资了高仙机器人、星环科技等近70家早中期创业企业。
“钒锝科技对实验室场景的理解力和对产品工程化的能力很强,产品得到了高校实验室及企业研发机构高度认可。此次资本赋能产业发展,将助力中国科学实验室的国产化、数智化发展不断深化。”接力天使主管合伙人欧阳金说。
“数智+科研” 独特优势驱动本土企业突围
要“杀”出外资重围,实现本土替代,还需有独特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具有数字技术产业基础优势,数智模式与科研服务“长尾效应”完美契合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国内科研服务企业借助“数智+科研”的模式,提供高效便利的本土化服务,是最有希望突围国外科学服务巨头的途径。
钒锝科技创始人姚其义也表示,只有依靠物联网、AI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打造全球领先的整合型数智化实验室综合服务,为各行业实验室用户提供数字化、自动化解决方案和数据驱动的技术服务,才能做到让科研场所更智能、让科研人员更专注、让科学服务更高效。
泰坦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目前国内现状,由于科研建筑、实验室运营的专业性,智慧实验室经过10年的拓荒式发展仍无统一的标准定义。实验室想顺利的进行数字化转型,还需实验室所有者和运营者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创新探索,并寻求有一定技术实力的智慧实验室运营系统提供商进行长期合作。
截至目前,泰坦科技累计服务客户超过3万家,其中世界500强客户超150家,实现了国内985、211工科高校全覆盖。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