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6月24日电 6月23日,金刚玻璃在苏州举行了光伏异质结技术交流会暨4.8吉瓦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组件项目启动会,与碧桂园服务签订战略合作,发力分布式光伏及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


(相关资料图)

本次技术交流会以“微晶异质结 光伏新时代”为主题,与会人士就异质结(HJT)产业化进行了展望。他们认为,随着硅片薄片化、银包铜浆料及单耗优化等技术推进,异质结在度电成本上与PERC电池打平的时间点将近。

效率、良率、需求均有提升

金刚玻璃介绍,4.8吉瓦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组件项目将采用全新异质结技术生产多尺寸双面微晶产品,并通过PVD(物理气相沉积)及CVD(化学气相沉积)降本工艺、全新金属化工艺等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回顾金刚玻璃的HJT之路,作为国内最早进行HJT技术研发的上市公司之一,金刚玻璃在2021年6月29日宣布,投资8.32亿元建设1.2吉瓦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今年6月17日,金刚玻璃宣布再度加码投资,建设4.8吉瓦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公司初步预估总投资额为41.92亿元。

为什么选择重回光伏,还选择了HJT赛道?金刚玻璃解释称,作为一家玻璃深加工龙头企业,公司认为,在光伏技术迭代的历史机遇前,新的光伏技术路线支撑以玻璃为载体的玻璃光能事业。为此,公司选择了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发展空间更大的HJT技术路线。

金刚玻璃披露了公司HJT产品最新的转换效率、良率数据。在转换效率上,6月(均值)非晶电池达24.28%,微晶达24.95%,微晶MBB(即电池栅线为12主栅)达25.3%。良率方面,公司产线5月、6月的良率分别为95.6%、96.4%,预计7月良率达97.5%。数据显示,金刚玻璃的HJT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和良率都在稳步提升中。

据悉,金刚玻璃两条合计1.2吉瓦异质结生产线是目前全球量产规模最大的产线,该生产线集合了链式退火吸杂技术、前置半片工艺、数字化智能制造等技术,实现对单硅片的全制程数据追踪与工艺自控制;4个环节的设备均选用迈为独立研发的HJT3.0设备,具有大尺寸、半片、薄片化等特点;采用了MBB结构、银包铜等技术,有效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转化效率。

HJT与PERC成本打平为时不远

随着转换效率、良率不断提升,更多光伏公司开始积极布局HJT。产业化进程提速,业界及投资者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是:HJT的度电成本何时才能达到或低于传统的PERC电池?

“成本打平的时间点即将到来。”金刚玻璃总经理严春来表示,HJT在使用130微米厚度以下的硅片并结合银包铜技术等情况下,主材有望实现与PERC电池接近的成本;如进一步采用薄片化技术,使用120微米、110微米、100微米的硅片,或是使用无铟或者省铟技术,HJT在度电成本上与PERC电池打平的时间点将近。

有更明确的时间节点吗?迈为股份董事长周剑表示,到2024年,业界将取得以下进展:HJT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将超26%、HJT组件(210电池片66片)功率将接近750瓦、HJT将采用低于100微米厚度的硅片、电池浆料用量将低于12毫克/瓦且银含量降低至近30%、铟用量将低于2毫克/瓦甚至出现完全无铟的HJT电池。此外,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在全尺寸上转换效率将突破30%。

HJT方兴未艾,全新需求也在不断涌现。在启动会上,碧桂园服务与金刚玻璃就分布式光伏及BIPV战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金刚玻璃介绍,公司致力于把玻璃的光能价值回用于玻璃的应用场所,即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BAPV(屋顶光伏)+BTPV(建筑光伏应用)。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