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3月30日电 在近几年较好的市场表现刺激下,“固收+”公募基金产品持续受到市场青睐,2021年末的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

然而,随着近期市场调整,“固收+”产品普遍出现较大回撤,赎回压力有所增加。面对赎回,部分基金公告将提高份额净值精度。

研究显示,权益市场牛市、资管新规带来的对理财替代型基金需求增加是促使“固收+”产品蓬勃发展的两个重要原因。然而,今年以来市场的持续走弱或对“固收+”产品规模在短期内进一步扩大造成明显拖累。

“固收+”公募产品普现大幅回撤,70只产品亏损超10%

伴随市场调整,“固收+”公募基金产品近期也普遍出现大幅亏损。

根据“固收+基金”主题概念进行统计,截至2022年3月28日,1200多只“固收+”公募基金产品(初始基金口径)的平均收益率为-3.81%、中位数收益率为-3.17%。其中,70只产品的亏损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固收+”沦为“固收-”。

图1:截至2022年3月28日“固收+” 公募产品亏损前20名

研究发现,亏损靠前的“固收+”产品中可转债基金占据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南方希元可转债、南方昌元可转债A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两只产品。

2022年以来截至3月28日,这两只产品的亏损幅度均超过两成,在所有“固收+”公募产品中跌幅居前。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希元可转债、南方昌元可转债A均为南方基金旗下的产品,且均由基金经理刘文良所管理,主要投资于可转债。

南方希元可转债自2018年3月成立以来,受益于可转债市场的整体强势表现,2019年至2021年的收益率分别达到38.95%、34.25%和24.23%。但随着2022年以来市场急转直下,该基金也遭遇深度回撤并大幅跑输业绩基准。

2021年四季报显示,南方希元可转债持仓中债券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83.03%且主要为可转债(可交换债)。G三峡EB1、南航转债、东财转3、温氏转债、川投转债是该基金前五大债券持仓,均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5%。

此外,民生加银转债优选A、嘉合磐石A、民生加银信用双利A、富安达增强收益A、长盛可转债A、金鹰元丰A等“固收+”公募产品今年以来的回撤也较大,均超过15个百分点。

按机构划分来看(初始基金口径),富安达、诺德基金等机构的旗下“固收+”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跌幅靠前;“固收+”产品管理规模超百亿机构中,华富基金、泓德基金、太平基金等机构的旗下产品平均收益率表现靠后,亏损均超过5个百分点。

赎回压力加大,部分产品公告提高份额净值精度

顾名思义,“固收+”基金指的是产品大部分仓位是固定收益类资产,少部分仓位通过配置权益类、转债等资产或通过打新、对冲等策略争取更高的收益。这一过程中,“固收+”产品一般也将承受更高的市场波动风险。

伴随近期大幅回撤,“固收+”公募产品的赎回压力可能也在加大。

华创证券研报显示,受底层资产表现不佳以及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不断推进的影响,3月“固收+”产品等广义基金出现大面积赎回,与“股债双杀”行情形成负反馈。

这一背景下,中银基金旗下“固收+”产品中银睿丰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3月26日公告称该基金C类份额于3月25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决定自3月25日起提高C类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六位,小数点后第七位四舍五入。

图2:中银睿丰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公告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

3月19日,鹏扬基金旗下的“固收+”产品鹏扬景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也曾公告称因发生大额赎回,拟提高该基金C类基金份额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八位。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累计已有超过20只公募产品公告提高基金份额净值精度。

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易方达、招商、南方基金等管理规模居前

研究发现,“固收+”公募产品近几年发展迅猛,2021年末合计基金资产净值已超过2万亿元,成为公募基金产品中的一个重要资产类别。

按照基金管理人划分,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固收+”基金产品规模明显领先于其他机构,合计超过4000亿元。此外,招商基金、南方基金的管理规模也相对靠前,均超过1000亿元。

图3:2021年末“固收+”基金管理规模排名前10的基金公司

据兴业证券分析,市场环境与政策条件是“固收+”基金加速发展的关键。

市场方面,低利率时代叠加信用风险的担忧,固收资金有转向权益等高弹性资产要收益的诉求。2019年以后出现了以成长为主线的权益牛市,良好的体验也带动了“固收+”的发展;政策方面,资管新规和银行理财的转型,增加了市场对于理财替代型基金的需求。

随着今年以来市场持续调整,短期内“固收+”基金产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或受到影响。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

编辑:穆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