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调整,其中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同时,《通知》指出,为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费用可控、确保医保基金可承受的基础上,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新政策将于3月26日正式落地。

受此消息影响,当日午后,多家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幅拉升,其中康芝药业、达嘉维康涨停。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该政策有望在全国铺开。

首进医保

近年来,随着二孩、三孩等配套政策密集出台,人口问题持续受到国家高度关注。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将给最想生育的人群以更多的保障。

“这一政策的发布显示了国家大力鼓励生育的决心。”辅助生殖(试管婴儿)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单位北京家圆医院院长廖希兴奋地向记者表示。“尝试做辅助生殖技术的人群,是有强烈生育意愿的人群。做辅助生殖有个特点:是做一次成功率有限,没成功的需要继续尝试,但是这样一再治疗,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国家之所以此前没有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应该也是因为考虑到费用太高。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福利,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增加他们尝试辅助生殖的机会,增加成功生育率。”

2月21日,平安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北京此次将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后未降价:此次纳入医保的项目有体外授精胚胎培养、囊胚培养等十六个项目。其中2项是IUI(人工授精)的项目,1项是二代IVF(试管婴儿)的项目,3项是三代IVF的项目,其余则为胚胎储存等项目。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纳入医保后,这16个项目与之前的价格没有变化。我们认为,辅助生殖体现了医生的技术与服务价值,因此对于核心的技术服务环节,降价风险有限。目前我国IVF单周期平均花费约为3.5万元至4.5万元(不包括三代),此次进入医保,医保覆盖约8000元至11000元。国家近期鼓励生育的政策频出,我们认为未来辅助生殖项目有望在更多地区纳入医保支付。”平安证券指出。

但北京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之后,后续会不会有更多的地方跟进?

曾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不孕不育症’辅助治疗纳入国家医保提高人口增长的建议”。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曾于2021年9月15日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581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医保部门已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纳入支付范围。同时,在诊疗项目方面,将指导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此外,今年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请求不孕不育纳入医保,请求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对此,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回应称:“在当前情况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还是立足于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着力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辅助生殖类项目。”

渗透率有望提升

根据沙利文的数据,到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的人群占比将达到18%。港股上市公司锦欣医疗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中国大约有4770万对不孕症夫妇,预期于2023年将增加至约5620万对。2017年,约有527000名患者在中国接受辅助生殖服务,预期将于2023年增长至约956000名,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0.4%。

与美国相比,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渗透率较低。

对此,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包金刚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渗透率较低,仅为8%左右(美国超30%),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费用较高。以IVF为例,单周期平均价格为3.5万元左右,35岁以下的女性做超过1次周期的比例为43%,但35岁至39岁女性的对应比例达61%,2次周期就达7万元,价格高昂。如果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意愿。”

数据显示,2月21日,37家辅助生殖概念股中,有35家上涨。其中达嘉健康、康芝药业、思创医惠、共同药业、悦心健康、汉商集团等涨幅超10%。

对此,广州圆石投资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李益峰向记者表示,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体系后,行业渗透率提高有望加速。从供给端来看,私立医院市场占比仅为10.71%。随着需求增加,将推动整个辅助生殖市场进行扩容。而公立医院容纳有限,后续私立医院有望迎来窗口期,可通过增值服务来吸引客户。从产业链来看,辅助升值的上游——医疗机械或将成为黄金赛道。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