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2月22日电 作者:中国证监会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运成

题:以资本为切入点,以培育高成长性上市公司为抓手,推动城市发展和地方财政切实转型

近日,国办督察室对河北霸州市出现大面积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的进行了督查。经查,霸州市政府在67天内违规罚款6700万元,手段五花八门,严重侵害了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切身利益,破坏了当地的营商环境,引起企业和群众的强烈不满。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与当前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紧密相关。

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1-8月,31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55371亿元,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150088亿元,地方政府财政缺口达到5283亿元。其中,仅上海市财政收支具有盈余,其余30省市均出现财政缺口。而霸州市政府便是为了弥补地方财政紧缺,树立了违规设立处罚名目的典型。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推动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益再分配以来,地方土地财政乘势而起。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土地财政已经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不相匹配,亟需转型。

当下,以资本市场为抓手,将地方项目、上市公司与资本要素充分的结合起来,是各地方政府进行土地财政转型的重要路径。2021年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注册成立为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增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截至2021年12月17日,已经有82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其中,符合证监会行业—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有57家,占比69.51%。北交所的设立起到了引导市场资金向科技创新型产业转移的关键作用,上市门槛中财务指标的降低为更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创造了上市融资的可能。这也为各地方政府实现财政转型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2020年A股上市公司利税总额为8.02万亿,占全国财税收入的51.98%;其中,百强城市的A股上市公司共缴利税7.71万亿,占A股上市公司利税总额的96.13%。上市公司已然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推动力。只要将社会中各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为地方经济所带来的突出作用,就可以更好的实现财政的杠杆作用,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

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相关要求,统筹好城市经济发展工作,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切实引导社会生产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打造符合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从而实现城市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双增长。这将是实现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编辑:丁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