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通知,于2021年9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回头看”工作,在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完善、门票价格是否切实降低、配套服务价格是否合理、门票价格减免政策是否执行到位等方面开展“回头看”。

有调查显示,在国内旅游的各项花费中,景区门票占总花费的比例较高。随着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201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多次出台文件,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取得一定成效。但个别景区仍存在降价执行不到位、配套服务价格不合理等行为。景区为何难脱离“门票经济”?一方面,少数核心景区资源稀缺且具有不可替代,在国内旅游需求快速上升的背景下,即使涨价也不担心客流量,从而缺乏丰富旅游产品、寻求主动转型的动力;另一方面,一些景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创新不足,导致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简单、配套服务低下、整体效益不高,不得不继续依赖门票收入。

打开思路才能“全面开花”。如今,旅游已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圈地卖票”阻止的不仅是游客通向景区的脚步,还可能将当地旅游业变为封闭的“票圈”。地方主管部门应把眼光放长远,将景区置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去思考,从全域旅游的立场打造旅游产业链,提升区域内基础设施水,招揽四方游客,产生整体效益、协同效益和增值效益。浙江杭州以一张免费的西湖门票,延长消费链条,带动整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域旅游的典范。

转变思维才能多元发展。对景区来说,“躺着赚钱”看似舒服,但若因此忽略自身建设、忽视游客体验、不注重产业链延伸,只做“一锤子买卖”,难免会走入发展的“死胡同”。目前传统、单一、缺少体验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个化的旅游需求,因此,景区既要围绕旅游参与和体验,创新旅游产品的形式、功能和品种,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又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产品策略、营销策略。其实,在旅游产业中,商业增长点比比皆是,关键就在于景区管理者能否主动转变思维、倾听意见、发现商机。

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进行“回头看”,正是倒逼景区实现由单纯依赖门票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变。唯有彻底转变发展思维,形成链条式、多元化经营理念,景区才能摆脱“门票经济”,获得长远发展。(韩小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