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雨佳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上涨,里程焦虑、充电焦虑也越来越普遍。如何化解这些焦虑,成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社会对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提升充电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

今年3月,能链智电推出一款自主研发的充电机器人,具备自动寻车、智能充电、自动结算等功能,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移动充电需求。


【资料图】

解决充电焦虑

能链智电机器人可实现自动充电、结算

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呈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2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7.2%,产销量连续8年居全球首位。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310万辆,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27%。

与此同时,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年增长数量达到260万台左右,累计数量约520万台。然而,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一大制约瓶颈。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与公共充电桩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无固定车位、场地有限、物业不允许或不配合、基础设施配套不成熟等成为当下充电桩安装难的主要痛点。

如何化解充电焦虑?能链智电给出了解决方案。

电动汽车停稳后,充电机器人伸出机械臂,自动对准充电口,自动充电、结算,这种科幻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

据悉,能链智电充电机器人基于深度学习、5G与V2X、SLAM等底层技术,拥有多种电池容量和功率,具备一键下单、自动寻车、精准停靠、机械臂自动插枪充电、自动驶离、自动归位补能、防水防震等功能和服务,同时充电机器人还可以与各大主机厂打通协议,实现互联互通,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全天候服务,令其省时省心。

目前,自动充电机器人平台可以通过API接口与车载系统实现底层数据全面打通,实时监测车辆的电量使用情况,当发现电量不足时,充电机器人会开启自动寻车功能,靠近车辆后,自主研发的机械臂自动充电系统将精确检测充电口位置并完成充电枪的自动插拔,实现全过程无人化。

据了解,该充电机器人由能链智电自动能源补给解决方案团队自主研发,团队成员大多曾任职于博世、宝马等全球知名汽车和科技企业,在机器人、车辆与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技术、软件算法、传感器等相关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

新能源汽车下乡成趋势

亟待补齐充电基础设施短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在巨大的需求刺激下,充电市场投资运营日渐活跃。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充电桩相关企业近34.5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10万余家,同比增长47.2%;今年一季度新增充电桩相关企业2.6万余家,同比增长33.4%。

能链智电作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截至2023年3月31日,其连接57.5万把充电枪,现已围绕充电服务、移动充电设备、光储充一体化布局海内外知识产权百余项。未来,能链智电将持续在核心算法、智能硬件、云端平台、场端系统等核心模块加大投入,为汽车自动驾驶时代打造与之匹配的充电新基建,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服务的乡村“下沉”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对《意见》进行解读时表示,我们将通过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逐步破解这一难题。

能链智电副总裁于翔认为,乡村安装公共充电桩存在建设用地、用电和服务三大难题。他解释说,建设公共充电桩和场站需要办理土地相应手续,而乡村土地多为集体土地,需要政策支持,将集体用地纳入到充电桩建设的范围当中。同时,乡村建设充电桩,特别是大功率快充桩需要一定的电力容量支持,乡镇的公共变压器往往无法满足需求,那就需要企业进行大批量投建,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功率小的直流快充或交流慢充桩,满足新能源汽车基本的使用需求。于翔建议,应当建立企业级的统建、统管服务,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补能需求,形成数字化、城乡一体化的服务网络。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目前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充电基础设施更多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省市,县城及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补齐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短板将有利于拓宽使用场景,也或将成为下沉市场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的关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