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范围的城市已正式开启新一轮“抢人大战”,而决定城市“抢人大战”的制胜点,在于人才能否获得广大机遇和良好发展前景。
(资料图)
长远看来,“抢人大战”的背后实际上是“抢企大战”,城市发展思路是否清晰、产业定位是否明确,以及产业基础是否完善,都决定城市本身对于企业吸引力的高低。近日,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联合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抢企大战”城市地域全景报告》。
中西部企业迁移量最大,长三角虹吸效应显著
企业区域间迁移,或因产业资源,或因区域政策,亦或是生产成本驱使,无论哪种因素,企业迁移对于全国经济发展、市场活力提升都具备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累计迁址25.7万次,其中跨省迁址8.4万次。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存在环境、政策、劳动力、生产资源、交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促进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进行转移,以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区域间经济关系,进而影响部分企业的战略决策。
分城市群来看,2018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以8.2万家企业的迁入量排名第一;长三角地区累计迁入7.2万家,排名第二;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分别迁入5.9万家、4.5万家企业。企业净流入量方面,2018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以净流入6488家企业断层第一;中西部地区净流入2985家,排名第二。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累计迁入8.2万家企业,80%以上为城市群内部迁址,其中建筑业企业占比近四成,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2.8%。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我国建筑业完成生产总值29.3万亿元,其中中西部地区占比最大,为38.1%,建筑业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
对于企业而言,发展到一定规模,往往要考虑市场向多元化、多角度拓展,综合评估地区政策、区域资源、竞争局势、辐射范围等因素进行生产地迁移,以获取比较利益,促进自身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地区以其完善的配套设施、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源源不断的人流量等有利条件,对周边城市群企业形成虹吸。根据数据,2018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累计迁入7.2万家企业,位列企业迁入量排名城市群第二,其中从其他区域迁入长三角的企业有2.3万家,占比31.5%,超过其他城市群。
前20强城市:广州摘得桂冠,金华、深圳、杭州稳居第一梯队
从企业迁入总量来看,江苏省对省外企业吸引力尤为突出,在迁入江苏省的2.5万家企业中,有50.8%的企业为省外迁入。对省外企业的强大吸引力推举江苏成为企业净流入量第一大省。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以来,广东省累计净流出7031家企业,成为全国迁移企业净流出量最大的省份。
企查查数据研究院将城市按照企业迁入量进行排名,2018年以来,TOP20城市累计迁入8.7万家企业。广州凭借迁入8712家企业,摘得企业迁入量城市榜单桂冠,其次是金华市迁入7314家,咸阳作为企业迁入量唯一突破4500家的中西部城市,在“抢企大战”中悄然位列第五。
将迁入量TOP20城市分梯队来看,迁入量大于5000家(含5000)的城市为第一梯队,迁入量介于3500家(含3500)至5000家的城市为第二梯队,迁入量在3500家以下的城市为第三梯队:
数据显示,第一梯队有4座城市,其中广州五年来迁入8712家企业,一骑绝尘,金华、深圳、杭州3市分别迁入7314家、6583家、6401家企业,断层前四。
第二梯队有8座城市,中西部地区城市咸阳、郑州、成都分别迁入4514家、4065家、3952家企业,进入梯队前四,长三角地区城市徐州、南京、台州分别凭借迁入3780家、3718家、3608家企业,跻身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同样有8座城市,其中温州、苏州分别迁入3494家、3478家企业,在第三梯队中领先其他城市,泉州、厦门两地压线上榜,分别迁入3073家、2848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