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手机上用rap背英语单词,关怀食物过敏人群的智能点菜系统,鼓励零碳出行的智能微助手……当人工智能与青少年的奇思妙想相遇,诞生了一批有创意又有实用性的小程序编程作品。

12月26日,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论坛暨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落幕。赛事共有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芬兰等国家的630多名青少年参赛,最终有152个作品获奖,其中《零碳计划之澳门培正中学智能订餐系统》、《京彩伴行 云上百廿附中》小程序摘得特等奖。

青少年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从小接触电脑和编程。编写代码对有些孩子来说,就像用铅笔写字一样便利。面对现实生活,他们也学会思考如何通过编写微信小程序产品,为生活难题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来自北京的四年级选手范隽璇和爸爸合作设计出的“好好说话”小程序

来自上海的两位初一学生鞠文萱、王一涵合力开发了“智慧厨房小助手”, 自动提醒家中食物保质期时间。两位开发者的妈妈成为了首批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鞠文萱的妈妈称;“家里食物浪费有明显减少,也算是为低碳出了份力”。

据了解,在对本次参赛青少年中的约9成是首次接触小程序编程。来自北京四年级选手范隽璇透露,他在和爸爸合作设计出“好好说话”小程序的同时,自己还教会了学文科的爸爸小程序编程,从一个编程的被普及者变成了普及者。

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驱动力量,并早已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接纳。向青少年开展编程等智能技术的科学普及,对于帮助年轻一代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好地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有专家表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这不仅是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的回应,也是时代发展下整合教育资源,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手段。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切入点,丰富了青少年的科学实践,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知识、探索未知的兴趣将非常有益。在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看来,未来30年人工智能发展中,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类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重要关键作用。通过编程把的想象力转换为现实、将思考变为行动力,不仅能培养中国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还能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目标,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的品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