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近日,深圳人大网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条例》在国内首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其中,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责任划分引发关注。据《条例》规定,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对此,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龙律师解读到,由于主机厂赋予智能汽车的配件科技含量以及联网程度增加,对企业而言,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所承担的法律后果以及侵权赔偿责任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

根据《条例》,智能汽车生产厂商对汽车智慧设备有更高的义务。例如,在《条例》第30条至32条中规定,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在车辆使用说明书中详细介绍一般故障的处置方法,也规定了需要建立健全产品售后服务机制。

“其结果是智能汽车驾驶人与车企间的纠纷越来越多。”夏海龙指出,虽然《条例》对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的责任承担有明确规定,但现阶段的规定仍然简单和粗糙,远不能解决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大量新纠纷;而是纠纷从现在的交通事故受伤者与车主或保险公司之间转移到了,驾驶人与智能汽车厂商、服务商之间。“比如,车主会认为是车辆的功能设计存在问题,或者某些部件失灵;但车企会认为是车主操作不当,没有真正掌握车辆的驾驶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条款出台后,大量新能源汽车保费应声而涨。其中,特斯拉部分车型的保费上涨了80%,“蔚小理”等国产电动车品牌的保费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在夏海龙看来,保费上涨的背后就是,由于汽车厂商可能面临更多的法律纠纷以及更重的赔偿责任,所以对用车成本的提升。“除了车辆本身的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之外,就是保险费用一定会大幅提升。”

“购买智能汽车后,可能油费省了,但购车、保险、维护提成的提升,归根结底还是要车主来买单。”夏海龙认为,未来,保险费用一定会转化为车价,由每个车主来买单,这就是将来智能网联汽车普及,或者说大范围使用之后,对车主最直接的影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