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3月10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2759亿元人民币(约433亿美元),同比增长23.0%;2021年全年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人民币(约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27.6%。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约5.7亿,一年净增了近1亿,新增用户中的70%来自于下沉市场。
2021年京东集团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经营利润为134亿元人民币(约21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为1.4%,继续保持低利润率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2021年全年净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300个仓库,一年新增了400个仓库,相当于在过去一年每天新增一座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已超过2400万平方米。京东物流在全国33个城市运营的43座“亚洲一号”;2021年末,京东物流的一线员工数量超过30万人,超过60%实现了在本乡本土的稳定就业。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5年间京东体系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已近800亿元。
纵观京东19年的实践,新型实体企业的零售商业模式不是简单的买货卖货,而是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和数字技术创新,帮助合作伙伴提升运营效率、加快资金周转。
京东助农,也不仅仅是快递下乡、农产品上线,而是通过持续向农村下沉,共享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趟出了一条以供应链健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乡村振兴“全链条”路径。借助于京东的全链条助力,江苏宿迁霸王蟹、贵州修文猕猴桃、福建宁德大黄鱼、宁夏盐池滩羊等一大批优质农产品打开了全国市场,促进形成高品质农产品与消费升级的正向循环。
偏远地区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又推动了农村消费。根据京东消费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地区的人均网购件数达到了2019年的5.3倍,年均增速131%,健康类、服务类、交通类等消费呈现出高倍数增长。
2021年,京东的全渠道GMV同比增长接近80%,这也意味着,京东通过开放自身的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运营和整合营销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线上、线下多元化的场景里,极大地带动商家特别是线下门店的增长。
如今,京东已布局了京东MALL、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京东之家、京东大药房、七鲜超市、京东便利店、京东京车会等数万家的线下门店。京东的供应链还在为全国的367万家药店、专卖店、商超、便利店、汽修店和鲜花店提供选品、运营、物流、金融服务。
从京东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是“两张皮”简单叠合,而是要真正融为一体。二者融合发展之下,根植于实体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驱动重构新型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新型经济组织结构——新型实体经济。应该说,就是京东这样的新实体经济,不仅丰富了实体经济内涵,也拓展了数字经济外延。
从京东的四季报,我们不难看出,数字经济要向实,实体经济要顺“数”而为,这是二者迈向更高层次的必然。而实体经济产业就既姓“数”也属“实”:说它姓“数”,是因为它以数字技术为依托,通过创新技术与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也拓展了业务增长点,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说它属“实”,是因为它直接参与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覆盖产业链供应链的全链条,自带实体经济基因。
“数”“实”结合下,它能在进行数字化创新的同时,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累数据资源和技术禀赋优势,通过深入产业链供应链过程及新业务新模式向外输出,产生外部溢出效应,推动社会开放共享的良性循环系统形成,最终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数字化动力。
根植于实体经济,京东坚定初心把数字经济做实;解码数字技术,京东不断探索把实体经济做活。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新型实体企业稳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获得了行业更多的认可和效仿。这样兼具实体企业和数字技术双重属性的新型实体企业,能极大地助力了实体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