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日渐关注,近年来,有关非遗保护的命题被不断讨论、研究。那些即将消失的非遗技艺、被忽视的非遗传承人、亟待发展的非遗产业,都将是值得社会大众关注、值得企业进行帮扶的公益方向。
1月19日下午, 巨量引擎“焕新非遗”公益行动融媒体培训四川站在成都文殊坊成都院子酒店银杏厅启动。以“非遗”为主的文殊坊传统文化商家悉数参加培训。培训通过新媒体账号和内容运营方式、传统文化类账号如何直播带货等内容赋能“非遗人”,帮助“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文化类商家更好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展示和传播“非遗”,扩大项目影响力,为“非遗”传承人带来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国家级“非遗人”遇困境 “焕新非遗”出新招
成都文殊坊位于成都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文殊坊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川西街院建筑为载体,充分体现老成都人文历史精髓。成都文殊坊内设“非遗传承街”,是省市两级政府确认的“非遗”传承街区,有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孟德芝、刘氏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嘉峰、成都银丝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道安等十余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入驻。
银花丝技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也是成都市著名的传统特种手工艺。制作银花丝工艺品时,艺人们所用的银丝最细的接近头发丝细,而粗的也仅有几毫米,像一根根明亮柔软的银丝挂面,通过填丝、垒丝、穿丝、搓丝等手工技法,制作出一件件神奇的手工产品。
道安女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民间十佳艺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银花丝设计制作40余年,在成都文殊坊内经营着一家银花丝工作室门店。但现在,这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遇到了困境。据道安的女儿王晓璐说,自从疫情来了后,我们感觉到了非常强的紧迫感,实体店没有了人,到底传统技艺还能不能传承下去成为了最大的困难。
“2020年初的时候,为了生存下去我开始学着做抖音,那时候信心很足的,自己摸索学习视频剪辑技巧”,王晓璐继续说道,但是不久我就发现了问题,制作了十多期之后就没办法坚持下去了,当时自己又要拍摄,又要剪辑,自己还要当主角,事情非常繁杂,然后就停更了。“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我每次认认真真做完一期视频,但点赞的总是身边的几十个熟人,究竟流量从哪里来,怎么把好东西传播出去,也让我非常困惑”。
事实上,“银花丝”遇到的困境也是多数非遗传承人的困境,包括蜀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孟德芝、刘氏竹编文殊坊店运营负责人朱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困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让更多人看见、知晓、了解、喜爱,是保护与传承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让“非遗”项目走出去、走更远,才能焕发新的活力。
由巨量引擎联合字节跳动公益、今日头条文史频道及光明网在2021年11月发起的“焕新非遗”公益行动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为“非遗人”出新招,帮助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文化类商家更好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展示和传播“非遗”,再通过联动政府、媒体、商家和大众共同为“非遗”保护出力,助力“非遗”产业化进程。
亲授传播方法论 助力“非遗人”探索新发展路径
正是看到了这些成都“非遗人”们的普遍困惑,巨量引擎“焕新非遗”公益行动融媒体培训四川站在1月19日下午正式在成都文殊坊开讲,特别邀请到巨量学认证高级讲师、广电总局新媒体高级培训师李昊达为非遗商户们线下授课,亲授传播方法论,助力“非遗人”探索新发展路径。会后,大部分参与培训的商户都对记者表示:收获满满,希望能把这个活动继续办下去。
记者了解到,此次授课的主题为《“非遗”新媒体内容运营及电商实操》。讲师李昊达在一下午3个小时的时间里,详细而系统地教授了非遗等传统文化商家需要学习并基本掌握的新媒体内容运营知识,介绍了如何运营数字化营销平台,以及怎样开拓电商等互联网变现渠道等内容。
据《2021巨量引擎非遗文化白皮书》报告称,非遗老字号正在抖音打开新市场,非遗商品从抖音走进大众生活。数据显示,85位手艺人,其中包含10位非遗传承人在抖音电商年入百万。其中,非遗传承人带货总成交额较同期增长15倍。
作为巨量引擎2021年重点项目,“焕新非遗”公益行动将为全国10+城市,超过500位“非遗”传承人开展扶持计划,量身定制融媒体培训课程,让非遗传承人了解和掌握通过外部平台宣传、介绍非遗项目的传播方法论,用数字化技术和商业化力量助力非遗项目多维度起势,打造优秀的非遗品牌,实现公益成果的落地转化。
据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巨量引擎还将通过全国各地媒体采风活动持续聚焦各地优质非遗项目,同时通过“非遗线下影展”、“抖来show出非遗范儿”话题进行线上线下延伸,让非遗真正被更多大众所了解、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