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梦华录》唤起了人们对宋代风雅的向往,抚琴论道、品茶赏画,文人雅宋的生活在当下依然是多数人向往且追慕的。闲趣人生、淡雅清幽,风雅是寻常,大宋风华的极致美学在如今也永不过时。


【资料图】

舍近空间携手美末产品:西班牙萨玛赫微水泥打造的杭州「水边林下」禅意空间,便将宋代独特的美学文化诗意呈现。通过现代的建筑语言来展现宋代独有气韵,表达闲情意趣的同时彰显建筑风格的理性美。

宋代美学的诗意表达

整体空间皆采用美末产品——西班牙萨玛赫微水泥打造,展现如诗般大宋风雅画卷,若隐若现的层次感与流动感不经意间呈现。

五个房间分别对应着五个不同主题:《品茶论道》、《兴起绘画》、《挥毫作书》、《燕居焚香》、《折枝插花》。像“燕居焚香”这个空间做了个抬高处理,进入前需脱鞋赤脚,整体依旧是希望进入到这个场所中慢下来去获得内心的平静。

「水边林下」的前后两个门厅连接起核心景观区作为共享的场所,营造曲径通幽的流动性与缓慢的时间感,踏入茶室后即进入野外天地的状态。

在最初的动线设计时,设计师将原本方正的空间布局打破,用转折的动线拉长原本进入空间的距离,追求一步一景,两旁使用了三种不同规格的金属管来模拟野木矗立。

进一步踏入,左侧的墙体倾斜了15度,这个部分作为演变廊,内侧嵌入的灯条诉说着瓷器的形成变化,在行走的途径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植入;另一侧悬浮的方正体块与其形成视觉对比,保持空间呼吸感的同时作为区域功能的划分,整体形成合而不闭的半私密半开放空间。

古时文人雅市的集会,称为“雅集”,此处便是整个空间的核心区。这部分先是一些纱帘做了模糊的隔断,似透非透,进入此处需从一旁的长廊穿过,增加对场所的感受。

北宋《听琴图》中汲取灵感,围合的形式模拟水面上的亭台,顶上的天窗强调光的意义,光膜覆盖,表露在闹市喧嚣中保留一方宁静。

与茶会区相连,抚琴处显得更加随意自然,黑山石、几株树枝对应悠悠琴声,角落的悠然自在贴切空间的主题;一支绿植点缀来中和东方气韵感,将对自然的感悟融入禅意生活。

这个地方是“品鉴区”,相比众人畅谈于集会区,此处更适合三两好友品茗对弈、鉴古赏玩,周边依旧是林木矗立,茶座的背后设置了不完整的圆形,表达残缺的哲学之美。

在进入主空间的间隙中设置了一个等候的环节,长燃一盏古灯,放慢节奏去感受平缓舒适的茶空间文化。

材质展现宋代风雅意境

有水有树,有山有石,是在表达一种空间自然。

▲主要材料分析图

除了金属管模拟的树木,四周的黑砂模拟水面,动态曲折的小径模拟着水流溯洄在整个空间中的场景,水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野木矗立在侧,用现代材料表达凸显着文人雅客对于恬静自然的追求与不受拘束诗意生活的向往。

空间中运用了很多的石板、石头,通过这种有质感的材料来叙述时间的变迁,从局部的元素再次让空间慢下来。而美末产品——西班牙萨玛赫微水泥的质朴质地也将石板、石头等材质相互融合在「水边林下」的茶空间里,自然诗意的生活美学不经意间展现。

大地色的西班牙萨玛赫微水泥包裹着东方独有的宋代美学,不仅是东西方的文化碰撞,也是古今文化的相互融合,虽然时代在变迁,但对于美的追求从古至今都是一致的,极简与自然的东西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返璞归真、历久弥新。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水边林下

项目地点 | 浙江杭州

项目面积 | 320㎡

设计单位 | 舍近空间设计事务所

设计主创 | 惟洋

设计团队 | 叶杉、唐悦

施工团队 | 杭州三目匠造

项目摄影 | 瀚墨视觉-张家宁

项目视频 | 十八班-沈杰

使用材料 | 美末-西班牙萨玛赫微水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