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紧张忙碌的生活让失眠、早醒、多梦等睡眠障碍问题与现代人如影随形。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研究指出,全球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威胁世界公众的重要隐患。

在我国,失眠人口比例较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0%。难以入梦的晚上,无数年轻人只能在“数羊、数鸡、数星星”中度过漫漫长夜——越想告别失眠,却越是深陷其中。


【资料图】

当失眠成为时代病,睡眠经济成为了时代的新风口。根据数据统计公司Statista的估算,到2024年,睡眠经济规模将达到5850亿美元。

【枕头上的流浪者】

对于现代人来说,充足良好的睡眠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

在社交媒体上,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用户在失眠话题和小组中交流“修仙”心得。当夜幕降临,人们一边发帖询问“还有谁没睡”,一边聚集在助眠主播的直播间抱团取暖。

连续10年追踪我国居民睡眠状况的喜临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确的数据参考。

根据喜临门《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过去十年间,国人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入睡时间晚了2个多小时,起床时间也晚了37分钟,睡觉时长减少近1.5小时,仅有不足8%的中国人能够每晚睡够8小时以上。

随着睡眠障碍群体规模的日渐庞大,睡眠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显性化,“睡不着”的中国人活在长期睡眠障碍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抑郁症等严重健康问题的阴影中。

兰德公司曾发布一项有关睡眠的研究报告,选取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等五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建模推演。研究发现,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比至少睡眠7小时的人的死亡风险高出13%。在国家层面上,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工作效率,可能在经济层面对国家造成数以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枕头上的流浪”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用消费缓解睡眠焦虑】

对于现代人来说,消费成为缓解睡眠焦虑的重要手段。

在各大购物平台上,香薰、褪黑素、眼罩、耳塞、喷雾等各式各样的助眠商品林林总总,月售千万的火爆景象背后——失眠的人们用购物欲望唤醒自己,再用这些小商品来试图催眠。

对睡眠的渴望,正在形成一片全新的市场。

根据相关估算,2021年,我国睡眠经济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4156亿元,在过去5年的年复合增速超过11%,预计到2024年,睡眠经济的市场规模超过5500亿元,到2030年更是有望突破万亿元。

同时,19岁-35岁青壮年则是睡眠问题的高发年龄,年轻人已经成为熬夜主力军,睡眠经济消费主体亦呈现年轻化趋势——被睡眠障碍困扰着的年轻人,无比渴望睡一个好觉。

当前的睡眠经济产品主要分为家居硬件、药物保健和助眠APP等几类。

Statista 于2020年发布一项统计结果,依照产品类别对2019年全球睡眠经济总规模的贡献进行了统计与排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卧室家具、寝具与床垫,在2019年的市场体量分别为1600亿美元、980亿美元和810亿美元。

2019年全球睡眠经济的规模,按产品类别划分(单位:十亿美元)

相比于寝具、床垫等家居硬件,药物保健品、助眠软件等品类具有天然的劣势。

从药物保健的大类中的明星产品褪黑素来举例。褪黑素等保健品大多通过人工合成激素,人为干预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促使大脑产生困意,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睡眠效率,解决睡眠障碍问题,并且,长期、大量服用褪黑素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医学上关于长期服用褪黑素是否安全尚无定论,因而在比利时、英国等国,褪黑素只能作为处方药,不能作为非处方药销售。

助眠类APP虽然在“安全性”上大大提高,却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用户使用手机的概率,到头来可能的结果是:为了打开助眠APP,多刷了半小时朋友圈。

相比于药物干预下的被动入睡,家居硬件产品通过提供舒适的触感和放松的睡眠环境,助力用户睡得更好。

特别是近年来,全球家居企业在睡眠产品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集体发力,贴合人体工学、满足不同个体需求、智能床垫等家居产品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在万亿级的睡眠经济蓝海中,睡眠家居已经走在了最前沿。

【万亿新蓝海孕育“超级巨兽”】

睡眠经济庞大的市场规模,也让超级企业的诞生成为了可能,而睡眠与智能化的天然契合,更是让睡眠家居行业看起来潜能无限。

放眼全球,睡眠经济中最热门的企业当数被誉为 “床垫行业的特斯拉”的Sleep Number。

2021全年,Sleep Number的净销售额增长18%至2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66亿元),毛利润率达到60.4%。

卖床垫赚到百亿元—— Sleep Number为中国企业们打开了想象空间。

目前,我国已经有2700余家睡眠经济相关企业,其中约为18%的企业成立在一年以内,七成企业的成立时间不足五年,逐鹿睡眠经济蓝海,中国企业跃跃欲试。

目前喜临门、慕思床垫、席悦科技、麒盛科技等均已经在睡眠经济打开的新空间上崭露头角。它们之中有些是从传统寝具床垫起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才逐步转道;也有一些从模仿美式智能床垫出发,在生产销售中,融合本土化的尝试。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无论采取怎样的发展路线,这些龙头企业在睡眠科技研发和产品设计上表现得颇为务实。

以最先登陆A股市场的喜临门为例。

喜临门创立于1984年,在传统的床垫和家居产品赛道积累了多年经验。2012年7月成功上市时,外界冠以的名号也是“中国床垫第一股”。喜临门的可贵之处在于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当公司入局睡眠经济的时候,首先选择了去真正地研究睡眠,研究中国人的习惯。

2013年起,喜临门连续10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迈出了从床垫生产向睡眠科技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为提高国人整体睡眠质量提供解决方案。

做床垫出身的喜临门,始终专注研发以床垫为核心的睡眠产品,打造健康深度睡眠场景,推出智能深睡床垫、抗菌防螨床垫等集成世界领先专利技术的产品,除了在床垫物理技术上的迭代创新,喜临门还是最早布局智能制造及将“睡眠数据”融入到床垫制造的企业之一。

品牌营销上,三十多年的老企业喜临门也意识到,解决年轻人的睡眠问题,就要在年轻人中有存在感。为此去年打造了《11点睡吧》,以娱乐的形式,借助黄子韬、张继科等明星的影响力,开展睡眠科普教育,用年轻人的方式让年轻人关注自己的睡眠。

面对全民“缺觉”时代创造的大市场,中国的家居企业们务实创新,正在创造中国版Sleep Number的故事,国人也期待着国内睡眠经济的蓝海中,能够孕育出一群“超级巨兽”,让每一个想睡觉的中国人不必夜夜“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