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

夏至,24节气中第10个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于每年6月21或22日开始,至7月7或8日结束。


(相关资料图)

今年的夏至在6月21日22时58分,是如何能精确到这种地步的呢?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对于时间的观测,古来有之。

所谓“三代以上,人人皆是天文学家”,就是说在夏商周之前,华夏先民出于指导农事的需求,已经开始关注一年四季的时间变化。

古代如何观测节气

先说观测的原理。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会在天球上留下一个大圆,这就是黄道。

所谓天球,即以观察者为中心,半径无限大的一个球面。

黄道示意图,源自网络

由于人眼无法分辨遥远物体间的距离,所以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都是在天球上的投影。

要想确定天球上的某一点的位置,就需要一个坐标系,天球坐标系为避免麻烦,一律不分东、西经,而经度范围直接从0°~360°。

零点作为一个坐标体系重要部分,必然不可或缺,所以天文学上规定春分点所在的位置为黄经零点,夏至点黄经为90°。

以此类推,秋分点为180°,而冬至点就是黄经270°。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源自网络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源自网络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它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1至2天。

再说观测的器物。

在陶寺遗址,已经有了像漆杆一类非常独特的天文仪器,基本上证实这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的圭表。

我们经常说“立竿测影”,就是把一根杆子放在地上,在正午的时候去测量它的影长,就可以定方向、时间、节气。

陶寺观象遗址,源自网络

由于天文学的变化相对而言是个漫长的过程,华夏先民观测时间的方法在明清依旧适用。

在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还是现在北京的古天文台,大家都能够看到铜圭表。

当然,铜圭表的尺寸和观测的精确度,肯定比陶寺的初级阶段要优良许多。

圭表,源自网络

观测精度自然也再不断提升。

对于一年的划分也开始了进步,比如四分法、八分法、五运六气分法,到如今的二十四节气。

当然,在古代计算二十四节气是个复杂的运算过程,最后从民间剥离,朝廷一般会由钦天监专门负责。

钦天监遗址,源自网络

他们会穷尽一切办法,比如利用水运仪象台这样的一些天文仪器,就可以非常精确地把时间留在地面上,并且通过报时的方法向大家进行传达。

如今,我们对于时间能够精确到分钟甚至秒,主要依赖于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还有科技的发展。

我们现在的国家天文台有LAMOST望远镜、FAST望远镜等非常非常多的现代望远镜,可以更加精确观测天象变化。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再通过原子钟进行精确测定北京时间。

我国的原子钟,源自网络

但不管如何精确,二十四节气的原理并没有变化。

所以天文学这门科学,相较于“变革”,传承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

夏至有什么说法

夏至日是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即北回归线附近,所以这一天是北半球夜最短、昼最长的日子。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天时将逐渐缩短。

由此可见,“夏至”这个名字,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盛夏来临”的意思。

图片源自网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万物始发于春日,经历了风雨阳光的滋养,此时生长发展到了极致,草木繁茂,鸟兽壮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构成了四时中最盛大的篇章。

《三礼义宗》中如此解释“至”的含义:“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

夏至这一天阳气达到鼎盛,即将衰退,而阴气在此时萌生,此消彼长,阴阳开始转换,所以又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

图片源自网络

不过,今年的夏至比较特殊。

今年的夏至在农历的五月初四,而夏至之后,便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正是我们民间最为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其实原本端午节是不在五月初五的,原本是定在了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这才是“端午”之名的由来。

因为干支与节气密切相关,都是阳历的内容。

而农历月的确定却又是根据月亮盈亏情况,这是阴历的内容。

所以有的时候,有农历闰月,一年之中有是三个月,但干支永远只有十二个。

龙舟模型,源自网络

这就导致了干支月与农历月未必完全重合的情况。

正因如此,江湖术士尤其是子平术,会根据节气确定你的八字干支。

以2023年的6月6号是芒种节气为例子,这一天是农历四月十九,并不是初一。

但干支却变成了戊午月,6月5日还是丁巳月。

可见,干支历不便于记忆。所以,后来才将端午节定在了五月初五。

甚至有些地方认为,一般情况下的端午节为小端午,而当端午节与夏至在同一天,那便说明这一天的端午是大端午,预示着吉利与丰收!

而端午夏至相连的情况,民间也有着“夏至端午连,车水种爿田”的说法。

图片出自网络

意思就是说如果夏至与端午两节相连,便预示着供水不足,所以需要用水车来将其他地方的水,灌溉到爿田当中。

最后,是今年的夏至是庚日。

民间有着“夏至莫逢庚,村村要挖坑”的说法,就是说,如果夏至这天,正巧是干支历中的庚日,那便预示着天气会比较炎热,村村都要挖坑打井,寻找水源。

其实,这种农谚除了古人的总结,也有占星学的臆测。

从星象意义来说,端午节要打午时水,指的是太阳最正的那一天午时的水,叫做“极阳水”。

如果夏至已经过去了,太阳已经南行了,白昼也开始变短了,那端午的午时水就失去意义了。

图片源自网络

再说端午本要赛龙舟,祭龙神等。龙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的一天,正好就是夏至那一天。

过了夏至青龙七宿就开始西落了,如果端午在夏至之后赛龙舟庆祝,岂不是要庆祝青龙西落吗?

所以,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又未必就能经得起实证。

不过,即便是农谚、占星学上确认今年是丰收年,大伙儿也不能掉以轻心。

就像人生,无论何时,先从最差劲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境况真的坏,那你提前做了准备,损失可以降到最低;假设境况意外的好,那你反而赚了。

在古人看来,端午节有各种邪祟毒物的侵袭,这才有了各种辟邪的方法。

五彩线,图片源自网络

人生真是苦,假如命运酿的苦酒我们不能不喝,但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喝下去,却是在这个端午节值得思考的。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推荐内容